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4,17(6):94-97
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结构转型,包头市的城市贫困问题正日益突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后,包头市在城市反贫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目前包头市的城市低保制度在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确定保障标准、拓宽多元筹资渠道、严格规范管理制度、建立互补运作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才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提高反贫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32.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成员既是所有者和管理者,又是客户。针对此类组织内部不同角色之间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需结合其组织目标与客观环境的特殊性在组织治理方面做出相应设计。通过建立一个贯穿治理问题、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比较分析了仪陇、霍山两种互助资金组织的治理模式。研究表明:以民主协商为准则的组织结构、相对清晰界定的产权结构、灵活方便的抵押担保制度以及对贫困群体赠股等制度设计有效缓解了组织内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但仍存在管理人员激励不足及大户主导等问题。  相似文献   
33.
西藏反贫困经验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反贫困主要经验是:对西藏贫困特殊性的明晰认识;制定特殊的反贫困政策;实施全方位的外部支援;采取适宜于藏民需求和接受的具体措施和作法;在反贫困中培育藏民的政治自觉意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34.
西部地区反贫困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基于社会发展视角,以咸阳市“三告别”工程为案例,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剖析了咸阳市扶贫开发的模式和路径,提出咸阳市扶贫开发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西部地区的反贫困路径选择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35.
以福利经济学的反贫困思想为基础,通过建立社会效用分解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西部地区的反贫困动态和绩效。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反贫困总体成效显著,而经济增长是其减贫的主要推动力;当前西部经济已显现出"亲贫式"的增长态势;收入分配不公仍然是阻碍西部减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近年其对减贫的影响随着收入差距的缩小而逐渐减弱;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相似文献   
37.
贫困地区在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很多机遇,但是这种发展往往对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无法真正起到实质性作用。因此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中引入PPT旅游战略,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普及农民的商品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建立良性的主客文化交流和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推动机制,使贫困人口在地区旅游业发展中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38.
毛阳海 《西藏研究》2006,(4):109-114
文章首先阐述了贫困的定义和贫困标准等一般性问题,并就西藏执行的贫困标准作了对比分析,进而对西藏农村居民的贫困状况进行了判断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西藏农村居民的贫困特征及财政反贫困政策等问题作了阐述,并就相应的政策创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9.
新疆兵团边境贫困农场现状及扶贫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一直困扰着新疆兵团边境农场社会经济的发展。该文对兵团边境贫困农场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国家近年来对兵团边境贫困农场的投入情况和兵团边境贫困农场扶贫成绩作了客观评价,进而对边境贫困农场扶贫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0.
西部地区生态贫困与生态型反贫困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困状况的发生和贫困程度的大小与生态环境状况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中国西部地区有着更明显的体现。中国政府对西部贫困地区一度实施开发式扶贫政策,但很快就从反贫困问题转向“返贫困”问题,其重要原因就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的生态贫困使其不具备经济开发的基本条件。不能够按照传统的一般性经济发展实现脱贫目标,应从生态的角度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建立生态型反贫困战略。其基本思路,是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扶贫政策的中心,重建西部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西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协调统一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