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11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588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机器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文明将人类推向了一个物质发达的社会。工业技术的革新使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人类的消费逐渐趋于奢侈和浪费。与此同时,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的扩大具有盲目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将批判视角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马克思由此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异化消费理论为当代消费群体的各种不当消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伴随而来的奢侈消费、享乐消费、符号消费盛行,导致一些错误的消费价值取向产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因此,推动异化消费向生态消费的转型尤为重要。生态消费是促进社会的生态化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适度消费、有限消费、低碳消费、可持续消费和需求性消费,需要政府的“引导力”、企业的“推动力”、社会媒体的“宣传力”、社会公众的“内在动力”等合力而行,共同构建生态消费社会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高Si/C高强度灰铸铁中碳、硅元素存在的形式及其对结晶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当碳当量一定时,随着Si/C的升高,初生奥氏体枝晶数量增多并且细化和强化,从而构成了强度的基础。该铸铁的强度模式应为“初生奥氏+共晶团”。本文对E型石墨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低碳视角分析了农业生态补偿契约中的激励关系,进而采用调研获取的微观农户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政府主导的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呈现出弱激励特性,主要原因在于农户进行低碳生产努力的经济价值未能显化,以及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所呈现的刚性特征。通过运用农业碳计量模型核算碳产品产量后发现,并非所有农业项目的经营都实现了碳汇量盈余,部分农户在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了“搭便车”的现象,如此长期来看,农户逆向选择风险较大;因子得分结果显示农户在碳产品生产任务上的努力程度不高,代理人农户以低碳为目标的生产性努力缺乏有效激励,进而导致农户低碳生产态度与低碳生产行为发生了背离;农户低碳生产意识、态度、行为是农户低碳生产努力程度的显著影响因素,以低碳生产态度影响的重要程度最高。实现农业净碳汇效益经济价值的显化、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积极性是强化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激励有效性的两条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Accurate forecast of the carbon trading pr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carbon trading market. Therefore,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scale combined forecasting method for carbon price based on mixed structure data. First, the Google Index is used to extract the unstructured data related to the carbon price.The dimensions of unstructured data are reduced based 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n, EMD is employedto the structured data,unstructured data and the carbon trading price to obtain different IMFs, which are reconstructed by the Fine-to-Coarse technique to get low, high frequency sequence and trend sequence. Furthermore, the three items are predict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ARIMA, PLS and neural network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each scale in time series. Finally, the forecasting results are summed to get the carbon price forecast sequence.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to forecast carbon price in EU.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del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ingle prediction method and the prediction method that time series aren’t decomposed by EMD, which is of great applicability.  相似文献   
15.
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的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此研究不同省市的居民低碳意识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引入居民年龄结构效应、收入水平效应因素,扩展了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模型,并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30个省市中,12个省市的EKC曲线呈现“倒U型”,7个省市的EKC曲线呈现“U型”,10个省市的EKC曲线是斜率为正数的直线,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存在EKC曲线;经济发达是居民低碳意识较强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收入水平效应对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居民年龄结构效应的贡献接近于零。  相似文献   
16.
碳排放问题是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之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按照"自下而上"分析法对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进行定量估算,并采用系统聚类法将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划分为高、中、低三类碳排放区域,具体剖析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碳排放总量、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是衡量区域旅游业碳排放的重要指标。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持续增长,而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则逐年下降,旅游业节能减排取得一定成效。(2)区域旅游业三大部门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旅游交通是区域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旅游活动碳排放增长速度最快,而旅游住宿碳排放波动性较大。2000-2015年山东省旅游业累积碳排放总量为4 764.05万吨,其中,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活动三大部门占比分别为66.52%、25.80%、7.68%。(3)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水平空间差异显著。从空间分布上看,山东省旅游业碳排放总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东部沿海 > 鲁中地区 > 鲁西地区,游客人均碳排放量和旅游业碳排放强度则是东部沿海 > 鲁西地区 > 鲁中地区;从碳排放指标上看,山东省大多数地市位于中高旅游业碳排放的行列,东部沿海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核密度分布和莫兰指数对中国2000—2015年30省份碳排放强度的动态趋势及集聚特征进行测度,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30省份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新常态以来低碳步伐加快;(2)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集聚性具有高水平集中、低水平集聚特征,空间溢出效应不断增强;(3)本省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对本省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利产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邻省份的外商投资规模及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对本省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作用。因此,未来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幅度、优化相邻省份间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大力发展绿色技术进步是中国促进区域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同时生态城镇化以及继续改善外商直接投资质量也是减排潜力因子,省域间的减排空间溢出效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建立包括陆地、湿地和海洋的碳承载力、碳超载率的计算模型,采用供需平衡法建立了区域碳锁定时间和趋势的判定模型。以有着“植物王国”和“基因宝库”之称以及水电资源相对丰富的云南省为例,对该省的碳锁定时间、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自2002年后开始出现了碳锁定现象且趋势越来越严重,若不进行强有力的外界干扰,这种趋势将一直延续下去。结合即使“十一·五”低碳目标的完成也没能减轻云南省碳锁定加剧的趋势,提出把减轻碳超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升碳承载力纳入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9.
大型体育场馆投资金额大、管理复杂,早期规划直接影响后期经济效益,同时片面追求设计和形体美,使得体育场馆能耗严重,这与国家提倡的低碳建筑可持续发展观是背道而驰。文章以第七届农运会体育场馆为例,在充分分析农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合理规划管理第七届农运会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对策性建议,使之更好的为本国的体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也是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消耗主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制造系统高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的加工过程是造成制造业碳排放量大的重要原因。生产单元作为制造系统的加工的主体,其碳排放量的核算是确定整个制造系统乃至制造业碳排放总量的关键。本文首先对生产单元的原材料、电能、辅助物料及废屑处理所引起的碳排放进行分析,确定生产单元的碳排放源;其次,产品合格率的不同会造成生产单元输入及输出的成品/半成品数量的差异,进而影响生产单元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原材料、电能、辅助物料及废屑处理的碳排放情况,构建了给定工艺流程下生产单元碳排放核算模型。最后,结合一汽车排气装置加工实例,分别核算加工过程中九个生产单元的碳排放量,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