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0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848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 毫秒
91.
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显得日益重要,无形资产已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要素。本文在分析无形资产的经济学特征的基础上,从组织机构的设计、按类别特点区别管理与维护、价值计量与反映、市场监控、多渠道投资运作以及利用财务与非财务指标进行绩效分析等方面构建了价值管理体系,提出了价值管理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2.
作为辩证法大师的毛泽东,擅长于从反面人物、错误的教训中,提炼出有益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思想,特别是他树立反面教员,发挥反面教员作用的思想,不仅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依然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3.
在前人关于汉字笔画排序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杂合型汉字逆时针排序法”。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化解当前杂合型汉字在排序上的混乱。而基于上述汉字排序法之上的词语排序法,在局部细节上贯彻字的排序原则的同时,在宏观整体上强调了“词长优先于次字笔画”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可以完整描述汉语字、词笔画排序的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94.
一般而言,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文学,我们很容易看出这样一种现象:任何时代和任何国家的文学,多多少少都表现出一种与它共存的历史时期的社会不相融的倾向性,或者说一种与当时社会现存体制的悖反趋势;这实际上就是文学的“反体制”特性。探讨文学的“反体制”特性的二重特征和根本成因,并把它放到文学发展的历史演变中进行考察,有益于我们对文学本质的深入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95.
《故乡》的主题定位一向有误区。二十多年前海边沙地“神异”的景象并非写实,是童心对美好的虚幻憧憬,反衬对现实的失望和悲哀。杨二嫂形象所重不在其破产,而在揭示人与人理解与沟通的困难。闰土的变化不是困顿与压榨所致,而是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悲剧。  相似文献   
96.
论述了Thomas的话语角色类型理论,并以此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不同人物的话语角色特征,解析了话语角色在言语交际中的转换类型,并从人物的话语角色及其转换的角度,深入剖析了小说中的人物个性和矛盾冲突,从而指出Thomas语用理论对汉语语料具有一定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97.
裴钅刑等几位唐传奇作家在塑造磨勒等豪侠人物时,都不约而同地赋予自己笔下的人物具有仁、智、勇的高尚人格。这种文学现象的出现,既与唐代尚武崇侠的社会风尚有关,更与孔子人格观的深远影响有直接的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汉语存在着一种实化现象,即一个没有意义的语音形式向有意义的语言形式转化,或一个有意义但意义比较空灵、自由度低的形式逐渐演变为一个意义比较实在自由度较高的语言单位。本文着重讨论实化的范围、类型、途径及其原因,并认为汉语的实化现象是由于汉语“字”强烈的表义性所致,是汉语语义编码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9.
草书是书法艺术创作中最具抒情写意意味的一种书写形态 ,字守中线是草书创作中单体结构或行气得以表现的基础 ,也是草书作品形散而神不散的重要因素 ,通过字守中线法则的运用 ,草书的节奏、气韵得以产生 ;通过字守中线法则的运用 ,草书艺术的精神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100.
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洪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论述明清时期嘉陵江流域的洪水灾害。从文献统计看,清代洪灾发生的次数大大超过明代,说明洪灾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强烈。文中分析了嘉陵江流域洪灾具有普遍性、频繁性、季节性、破坏性、复合性的特点。指出气候、地理、人为活动等为嘉陵江流域洪灾的成因。人们在防治洪灾时采取的灾前、灾中、灾后的各种措施,为减轻洪灾损失和灾后的重建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