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7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4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5篇
人口学   18篇
丛书文集   284篇
理论方法论   183篇
综合类   1898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7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悖论性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贫困现象,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修复悖论性贫困,提高雇佣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最终都“无功而返”,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陷入“两极分化”困境和“福利过度”陷阱。而反观中国,经过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地探索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还促进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悖论性贫困的超越,为促进全球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992.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采取如下四个策略:一是按照“保障需求、抑制欲望”的策略,确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消除生产和消费中的冗余,在此基础上培育集商品、公共品和善品于一体的供给体系;二是按照“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策略,构建仿自然的集循环、共生和竞争三个机制于一体的社会;三是按照“做强增量、做优存量”的策略,先把新能源做大做强,再把化石能源利用做优;四是按照“全域推进、全民参与”的策略,完善全域发展和全民参与的制度,形成全域、全民推进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格局。  相似文献   
993.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我国民生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全方位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进入品质提升期,要求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包括经济存在新的下行压力,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民生诉求差异不断扩大等。为此,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94.
我国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大学一直在进行赋能乡村建设的积极探索。从历史视角审视,我国大学参与乡村建设先后经历了从嵌入乡村社会网络的初始定位,到助力脱贫攻坚的角色转换,至引领乡村振兴的行动转向三个演化历程。自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调整大学区域布局和专业设置,世纪之交的通过人才培养、强调科研服务,到党的十九大以后,大学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和乡村振兴,大学服务乡村建设的功能表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角色定位和功能特征的发展演化是基于大学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逻辑、破解乡村振兴与城镇化矛盾的现实逻辑、应对返贫威胁和共富挑战的实践逻辑、应用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大学和乡村作为国家治理中两个不同的场域,有着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同一发展目标,大学特别是涉农院校应从科技、人才、技术、组织、保障五个方面提升赋能本领,充分发挥其处于社会资本网络中关键节点位置的显著优势,有效赋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社会共同富裕的进程,同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5.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共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系列论述的重要内容。其蕴含的政治认同功能,可以从政党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三个方面去把握。从政党认同方面看,它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党的宗旨和性质、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工作作风和执政能力的认同;从国家认同方面看,它有利于增强人民对国家发展道路、国家制度和国家形象的认同;从民族认同方面看,它有利于增强人民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  相似文献   
996.
人力资本与现代企业产权激励制度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本产权具有动态演化性,清晰的产权界定将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分享制下,不仅是实物资本,而且人力资本的所有者都是企业投资人,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在平等协作的基础上共享企业剩余,这正是分享制区别于雇佣制的本质特征。为了顺利构建并实施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的分享制,需切实加强对人力资本营运产权的价格测评和配套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997.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近代文明的输入,中国社会各阶层在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变化,作为文化核心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价值观念也同样发生了重大转变。这种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义利之辨"的突破及"本末"观念的转变上。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逐渐被抛弃,"工商立国"观念逐渐确立,重商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潮兴起。依据相关资料,重点分析晚清时期本末、义利观念的初步变化,或还揭示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念近代转型的内在路径与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98.
Despite the spread of cost‐driven outsourcing practices, academic research cautions that suppliers' cost advantage may weaken manufacturers' bargaining positions in negotiating outsourcing agreements, thereby hurting their profitability. In this study, we attempt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strategic impact of low‐cost outsourcing on manufacturers' profitability by investigating the contractual form of outsourcing agreements and the industry structure of the upstream supply market. We consider a two‐tier supply chain system, consisting of two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who have the option to produce in‐house or to outsource to an upstream supplier with lower cost. To reach an outsourcing agreement, each manufacturer engages in bilateral negotiation with her supplier, who may be an exclusive supplier or a common supplier serving both manufacturers.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wholesale‐price contracts always mitigate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manufacturer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compete with price or quantity. In contrast, two‐part tariffs intensify the competition when the manufacturers compete with quantity, but soften it when they compete with price. As a result, when outsourcing with two‐part tariffs, the manufacturers may earn lower profits than they would from in‐house production, although the suppliers are more cost efficient. This suggests that managers have to be wary about the downside of using coordinating contracts such as two‐part tariffs when pursuing low‐cost outsourcing strategies. Our analysis also sheds some light on the profitability of using an exclusive supplier for outsourcing. When outsourcing with wholesale‐price contracts, the competing manufacturers are better off outsourcing to an exclusive supplier. However, when outsourcing with two‐part tariffs, the manufacturers may earn higher profits by outsourcing to a common supplier than to an exclusive one when the manufacturers' bargaining power is sufficiently strong (weak) under quantity (price)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999.
康德将美感共同性的生成,归结于人的先验的"共通感",未能合理地提示出共同性美感生成的根由。从"美生成于审美中介与客体之互动"的立场出发,不同审美个体面对同一审美客体的共同性美感,生成于审美交往之个体间的审美中介的约定。具有普遍现实意义的审美中介约定的基本规定性,表达为主体间性、整合性、历史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等。审美中介约定的基本形式,可以区分为"后喻"约定、"同喻"约定和"前喻"约定。  相似文献   
1000.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要参加国际竞争,就必须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要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全面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应认识到: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是基础,优质品种是关键,科学技术是保 障,农村市场化建设是长远发展之路,比较效益是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