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6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路网军事交通流的最大隐蔽性分配问题是军事演习和战时道路交通指挥决策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灰色信息熵理论,构建了基于最大灰信息熵的路网军事交通流最大隐蔽性分配模型,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此外,该模型的构建也为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亲属容隐,即法律规定对违法犯罪的亲属,依法不仅可豁免告发、作证的义务,并可行使互相保护的权利.亲属容隐是中华法系的传统之一,有其深刻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此也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立法原则之一.其中的比较对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有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两地书》书信原文和上海青光书局1933年版《鲁迅与景宋的通信:两地书》及其英译本书信的称谓进行对照,发现编辑出版后《两地书》的称呼与署名在类别、形式及情感强度上都不及原信。英译本中北平—上海通信中所有的昵称、爱称被换成英文缩略语,语言形式的转换及中英称谓的文化差异造成了英译本《两地书》情感意蕴及文化内涵的再度减退。当今读者要想一睹《两地书》中许鲁二人真情原貌,阅读原信已成必然。  相似文献   
24.
随着英特网用户群的日益壮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近来,黑客入侵的频繁发生,更需要加强对木马等病毒方面的研究。文章描述了黑客最常用的工具特洛伊木马程序攻击的基本机理,通过对其隐藏技术、自加载技术的透视,来了解木马的入侵及连接手段,以增进计算机使用的安全性防范。  相似文献   
25.
容隐制度,作为对儒家“亲亲互隐”的道德观念的确认,在《唐律》中得到了完备而详尽的表述。容隐从一种观念变成一种制度,与国家权力相结合。然而,法律制度却并不能够承担起道德教化的任务。  相似文献   
26.
孔子是民间教师。他继承先圣的优秀思想文化,在民间发展教育,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他的"和而不同"经过分析,并与西方的"优胜劣汰"作比较,认识它的现代价值的方法之一。关于"父子相隐",过去有人认为它与法治社会相抵触,是现代腐败的根源;现在经过分析,认识到它是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世界许多法治国家都有容隐制度,与此同时,它也得到不少国家的采纳。  相似文献   
27.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中国古代刑法中关于亲属之间相互容隐、建立在以儒家伦理思想为基础、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最终目标的一项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它符合人性,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客观上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却为侦查和司法审判带来了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28.
孔子并非单纯肯定“父子互隐”而反对大义灭亲,只是以此命题揭示社会正义即“直”具有的丰富内涵,理解孔子的本意应该从对这一陈述的叙事结构与意义结构的整体上去把握。  相似文献   
29.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正在好转,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仍面临挑战。选取不同媒体监督条件下食品安全治理的代表性案例,分析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结果表明:媒体监督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可以扮演“守望者”的角色,加强媒体监督可以引导政府通过行政治理来约束企业行为,推动政府根据民众需求完善政策法规。同时,加强媒体监督将会降低上下级政府间的信息不对称,并减少监管者背离公众利益的可能性。若限制媒体发声,会助长企业的投机行为及监管者的地方保护行为,从而对企业、行业及政府造成更大的伤害。合理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可及时排解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企业及监管者各自的努力程度,从社会总福利的角度来看,利大于弊。若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率,需重视媒体监督的制度要件价值,相关部门可从增大媒体自由度水平的角度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30.
关于"孝"的论说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集中分析了儒家有关"孝生"的一些说法,其中涉及养亲、敬亲的几个基本环节,包括对双亲物质上的供养与精神上的敬顺,以及孝子事亲所应该履行的义务与责任;分析了孔孟与荀子在从父与从义之间,孰者更为优先的问题上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进而指出儒家在面临血缘亲情与社会公义两种价值发生矛盾的时候,其立场是如何的游移不定。最后,该文从生命保存与生命延续的角度说明了儒家独特的"孝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