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6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106篇
民族学   1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2313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7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法治文化是实现法治中国的内在本质要求,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将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 紧密结合在一起共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我们党在法治建设上的重大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提供了新的 发展思路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治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蕴含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价值,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本质,指明了社会主义法治文 化的建设方向。  相似文献   
42.
从经济水平、事业科创、社会文化、生活保障四个维度,结合县域经济的特点,构建县域人才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评价与分析浙江省84个区县市。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区县市人才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排名与评价,发现浙江省各区县市人才环境竞争力呈现北强南弱、东强西弱的总体格局,各地市内区县市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通过聚类分析将竞争力形态较为相似的区县市归类并总体分为的四种类型。基于两种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若干建议:建设人才环境竞争力提升示范区、推进协作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加强适时监测评价等,依托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政策优势,促进地区人才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43.
传统危机治理模式在应对新时期复合型风险中存在诸多积弊。创新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转变传统“工程能力”的应急治理理念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基本面向。韧性概念的提出在丰富公共治理理论内涵的同时也为建构“中国之治”乡村危机治理体系提供学理支持。依据“解构建构”的逻辑理路尝试提出“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这一学术命题。基于“协同”和“信任”双重维度系统阐释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认为“多中心自组织协同”的网络结构形态强调党建引领下的“一核多元”;而“契约信任”是现代乡村公共秩序维系的前提,能够激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基于系统内部各要素联动融合的作用机理与实践应用,从多元主体的协同组织机制、政社互动的秩序维稳机制、长效常态资源冗余机制、社区数字技术赋能机制和动态调适持续学习机制等方面探究乡村韧性治理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旨在重塑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拓扑型治理共同体结构,接续推进乡村韧性建构与风险治理体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44.
江泽民主席在中南西南十省区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积极培育和发展各种市场,逐步建立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我们揭示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特征。对市场体系作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后,它的特征就是:(一)市场体系的统一性;(二)市场体系的开放性;(三)市场体系的竞争性;(四)市场体系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45.
微信日益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大学生价值观亟待形成和定型的当下,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微信可以促进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开拓、赋予价值观培育生活化内容、增强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等.同时,运用微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也存在现实困境:微信削弱了培育者的话语权、弱化了大学生对培育内容的认同、难以实现由知到行的转化等.通过对其重要性和现实困境的分析,文章提出全力打造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全面整治微信运营环境,着力加强大学生微信运用能力等策略,旨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4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承载着祖国的希 望、民族的未来,寄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的高低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作为新的切入点,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进行研究,提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 感的培育。努力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抢占高校思想阵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 质,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7.
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ESI学科领域研究现状,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CNKI核心期刊发表的“ESI学科”主题论文的计量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存在若干问题:论文成果数量逐年增长但仍不多,论文来源期刊和机构分布不尽合理,作者专业结构有待优化、核心作者群体尚未形成,学科排名和一流学科建设是研究的热点,研究主题多为应用对策类,基础研究类成果极为缺乏.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且结构复杂的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克服中国元素少、只注重文献诠释而忽视对"活着"的传统的考察等倾向。儒学价值的当代转换及其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应注重从文本到现实,从具象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象的互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的脉络,使理论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继承和弘扬儒学的道德自觉等精华,要以确立现代法权人格为前提,凝练核心价值观应着力于人格的修养与社会正义的互动,儒学传统中的仁爱、和谐、责任、自强等理念可以与公正、民主、信用等价值进行综合创新。  相似文献   
49.
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意识深刻碰撞、交融,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强烈冲击。成长需要价值导航,必须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根据大学生人格教育现状,提出大学生人格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才能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人格。  相似文献   
50.
河南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文化强省,需要构建河南省区域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相应测度工作,以全面反映河南18个地市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比较优势。通过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和相应测度评价,进一步调动各地市重视文化、发展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河南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为建设文化强省营造更为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