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71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441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现存法律将高校法律地位主要定位为民事主体,这一界定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笔者认为,高校在行使教育管理权时其身份是行政主体,与学生形成行政法律关系;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其身份是民事主体,与学生形成民事法律关系,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其纠纷解决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42.
专家证人制度是现代诉讼规则中一项特色制度,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诉讼案件有十分重要意义。医疗诉讼属于专业性比较强的纠纷案件,一般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和证据上往往存在一定困难,建立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专家证人制度有利于医疗纠纷案件解决,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就医疗纠纷中专家证人制度的一些具体问题及构建有中国特色医疗纠纷中的专家证人制度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43.
李帆 《求是学刊》2006,33(5):124-131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汉、宋两学关系问题是一重要问题,到清代嘉庆、道光之时尤为引人注目。围绕这一问题,时人聚讼纷纭,其中以江藩、方东树在各自著作中所表达的针锋相对的理念及其所引发的学术风波最具影响力。这固然标志着所谓“汉宋之争”已达高潮,同时它也说明这一时期学术格局有所变化,即汉学虽仍居主导,但宋学的空间已越来越大。宋学空间的得以扩大,与当时学界存在的汉宋调和、汉宋兼采之风密不可分,汉学家与宋学家之间既相互贬抑,又彼此调和,兼采对方之长为己所用。这一切,预示着学术嬗变的契机已显现,学术演进将有新趋势。  相似文献   
44.
当前,学界对于人口迁移是否属于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有正反两方面的观点。赞成者认为,迁移可以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迁出地的生态环境;迁移是移民的生计策略;迁移带来的收入有利于迁出地的社区和家庭适应气候变化。反对者认为,气候变化引起的迁移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失败,需要采取控制措施;迁移的结果通常是不理想的;强制性违背了受影响人口的意愿;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适用的策略。通过对我国气候移民实践的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影响人口迁移动因,具有多元性,包括个体与家庭、政府干预和外部环境因素;迁移形式具有多样性,包括自发性、激励性和强制性等;在适应气候变化措施中,迁移与工程、技术性措施同等重要;迁移效果是非线性的,取决于移民政策与规划的制定、资源的整合与互济、工程的实施与管理、政府的移民理念等。为了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将气候移民纳入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规划、强化气候变化风险管理、为人口迁移与安置创造条件,逐步规范和完善迁移与安置政策与行动。  相似文献   
45.
作为世界上第一家环境法院,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土地环境法院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环境法院学习和研究的先例。经过三十几年的实践,其土地环境法院的各项制度都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备,如综合性管辖权、替代纠纷解决机制、法院专家制度等。目前,我国虽有环境审判庭出现,但远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土地环境法院为例,介绍该法院的设立背景、相关制度和经验,以期对我国环境法庭今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6.
专利的本质是私权,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公权因素,因此有关专利纠纷是否具备可仲裁性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而应当甄别具体类型加以判断。专利纠纷主要包括专利得失纠纷、专利归属纠纷、专利交易纠纷和专利侵权纠纷等。一般认为,纠纷事项属于当事人有完全自由处分权的则可以纳入仲裁审理的范围。在学术界争议最大的有关专利效力争议可否仲裁的问题上,由于仲裁裁决仅对仲裁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不具有正式全面的拘束力,因而应当赋予仲裁庭管辖权。  相似文献   
47.
庚子事变中,许景澄、袁昶、徐用仪三位浙江籍官员因主张剿匪议和,被清廷诛杀.东南社会以<新闻报>、<申报>等为舆论阵地,严词抨击清廷的内外政策,表彰三人之忠肝义胆.其灵榇抵达上海后,上海社会各界为之举行了隆重的祭奠活动.此现象一方面凸显了南北业已存在的政治分野格局,同时起到了强化东南区域认同、巩固东南互保成果的作用,是晚清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领域各种矛盾交相作用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48.
目前我国各类人事争议的数量不断增多,但由于人事争议立法不尽完善,解决机制存在诸多缺憾,导致实践中人事争议案件的解决困难重重,因此,完善人事争议解决机制已迫在眉睫。本文对人事争议的概念及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完善相关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9.
NAFTA争端解决机制规定了争端解决的具体方法和规则,建立了全面实施NAFTA及争端解决的制度框架。该机制与WTO等其他争端解决机制相比,呈现出许多特点,但在运行中仍存在法律效力、各机制的协调等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50.
互联网经济纠纷的急速增长,迫切需要我国加强完善线上纠纷解决机制(ODR)以解决网络空间中的权利冲突问题。非司法ODR既传承了我国儒家传统的无讼解纷思想,又融会了前沿领域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充分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并创新智造出具有“线上纠纷线上解决”属性的诉源治理新模式。以闲鱼小法庭为例,基于个人、组织、社会三维效益论视角分析发现:非司法ODR通过融合非诉解纷理念能够实现形式多元、信息互通、对抗性弱的私力救济;非司法ODR通过倡导诉前分流机制可以实现缓解诉讼压力、降低诉讼延迟、优化司法资源配置;非司法ODR通过发挥定分止争作用真正实现了社会整体的非诉福祉建设。为了加快推动具有民间性、自治性、高效性的非司法ODR成为化解涉网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建议通过国家立法确认其正当地位,建立与司法ODR的衔接机制,规范解纷人员的职业操守,健全对网民数据的隐私保护机制,建立非司法ODR的司法确认制度。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