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5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链升级是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分析并寻找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价值维、产品维、供需维、企业维及知识维5个微观视角的讨论,从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集群化3个方向对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升级进行解析,最终得出结论:应注重产品维的纵向一体化发展,企业维的横向一体化联合,知识维的技术创新以及对政策的合理把握。  相似文献   
82.
论文对浮球式轨道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实验设计两种不同结构双弹簧对立式和一拉一簧式轨道式发电装置进行详细的对比,对其发电量的大小在同一测试平台进行了数据分析,同时对实验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和讨论,拓展了该装置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3.
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区域产业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产业的影响有助于区域产业发展。文章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区域产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构建趋势不稳定,与区域现有产业专利联盟相互影响,受区域资源禀赋影响明显,纵向一体化专利联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引领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4.
针对农业数字化技术的高成本破解难题及供应链企业间鲁棒性较弱的现象,将纵向持股策略引入到现代农业供应链中,分别构建了公司对数字化技术投资与否、农场对该投资持股与否等不同情景组合下的博弈模型,研究股权合作下现代农业供应链运营决策及协调优化问题。研究发现:投入数字化技术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农场丰产增收,但公司单独对农产品投资该技术使农场产生“搭便车”现象;农场对公司投资数字化技术在一定比例范围内持股,农产品品质得到持续改善,供应链企业决策和绩效实现Pareto改进,同时持股行为使主导者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增量,消除了农场“搭便车”现象;结合公司和农场实际运营场景,在股权合作策略下采用交互式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实现了农业供应链的协调和优化。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主要结论进行了充分验证,并探讨了持股比例和品质增量成本系数同时变动对供应链运营决策和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85.
针对一条由生产互补品的制造商和出售互补品的零售商组成的二层供应链,通过构建双方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阐明零售商采用捆绑销售策略的适用条件,研究零售商采用捆绑销售策略后的最优广告投入,并进一步提出一个垂直合作广告机制来改善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当捆绑折扣价格敏感系数较大时,零售商应该选择捆绑销售策略来出售互补品。(2)在采用捆绑销售策略后,零售商继续进行广告促销能够提高双方的利润水平。(3)当双方实施垂直合作广告机制时,为了达到进一步改善供应链运作效率的目的,制造商不应该给予零售商过高的分摊比例。  相似文献   
86.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既是国家制度安排,也是一种技术革新,体现在要素上的技术进步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本质。构建“制度+技术——粮食产能”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连续型DID模型分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粮食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其一,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显著提升了粮食产能,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其二,异质性分析表明,相对于粮食主产区和平原地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非粮食主产区和山地地区的粮食产能提升具有更高的边际贡献;政策实施对粮食数量和粮食质量均有提升作用,对粮食质量促进效果更明显;政策实施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非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质量提升以及促进平原地区的粮食数量增加和山地地区的粮食数量、粮食质量双提升。其三,机制分析表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政策实施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从而提升粮食产能。  相似文献   
87.
I consider pricing and ordering decisions faced by a retailer selling a perishable product with a two‐period shelf life over an infinite horizon. In the first period, the product is “new”; in the next, it becomes “old.” The new product is perceived by customers to have a higher quality than the old product. Every period, the retailer makes three decisions: prices for the new and old products and how much new product to order. I first show, with some simple cases, that demand uncertainty can make the sale of the old product profitable. I then consider a more realistic case with dynamic demand substitution among customers. I recognize that the retailer's decisions may be constant or may vary across different periods, under different contexts. For instance, varying the price of the new product can sometimes be difficult du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it generates among customers. I find that (i) the benefit obtained from selling the old product with constant decisions is much higher than the benefit from allowing all the decisions to vary; (ii) the former benefit increases with a higher procurement cost, a higher quality of the new product, and higher demand volatility; however, the latter benefit is non‐monotone in these parameters; (iii) most of the latter benefit can be obtained by just changing the order quantity; and (iv) as the inventory of the old product increases, when all the decisions vary, the optimal price of the new product may increase or decrease.  相似文献   
88.
价格传递非对称性使猪肉价格不能有效反映市场供求,扭曲了养猪业市场资源配置,是引起我国猪肉价格周期性大幅度波动的主要原因。以纵向市场结构理论和价格形成机制为基础,对比分析了纵向分离市场结构和一体化市场结构下的猪肉价格、猪肉销售量和纵向产业链整体利润情况。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压价效应,不但扭曲了生猪市场价格、降低生猪养殖者利润,也误导了生猪养殖行为;数量众多的生猪散养户、可维持信息不对称和过多纵向关联环节是导致猪肉价格传递非对称的内在原因。因此,扩大生猪养殖规模和减少纵向关联环节数量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价格传递非对称性和促进养猪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9.
关注庙宇这一神圣空间,对人类学关于多民族聚居村落信仰互动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汉壮族杂居的广西来宾市马坪乡,庙宇是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关键文化符号,围绕庙宇的实践隐含了一整套空间认知、伦理秩序和行为规范。从以物看人的人类学视角对马坪村落的人与庙宇之间所形成的秩序空间进行分析,文章揭示了作为"物"的庙宇如何被赋予道德属性,及其如何实现村落的立体整合。  相似文献   
90.
利用北京市234个生猪养殖场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t模型定量分析了纵向协作模式及其他因素对生猪养殖场户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纵向协作模式显著影响生猪养殖场户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加入合作社的养殖场户比未加入合作社的养殖场户更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通过市场自由交易销售生猪的养殖场户比通过协议交易销售生猪的养殖场户更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另外,可追溯食品认知水平、养殖规模、文化程度和风险态度也显著影响养殖场户的猪肉可追溯体系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