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3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45篇
管理学   4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57篇
理论方法论   130篇
综合类   3035篇
社会学   29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30篇
  2003年   335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主要是指在儿童作品文本中体现出的、通过人物游戏所传递的一种符合儿童心理需求和审美旨趣,并实现儿童内心愿望的精神。周作人认为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是"幻想精神""愉悦精神"和"自由精神"。儿童文学游戏精神具有快乐性、幻想性和自由性的三性特征"。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作品的主要呈现形式为:通过"顽童""小大人""、反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游戏精神;通过故事情节蕴涵的笨拙与聪明、嬉笑与吵闹、虚拟与真实凸显游戏精神;通过语言夸张凸显荒诞美、语言颠倒凸显逆向思维、语言突转凸显惊奇,从而凸显游戏精神。游戏精神对于儿童文学作品编创的意义在于: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属性和内涵所在,新媒介时代儿童文学的发展需要延续游戏精神。因此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作品编创的重要依据和准则。  相似文献   
102.
现代新儒家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但中华民族精神蕴含在中华儒家文化之中是其理论共识。儒家的"和谐"与"理性"、"内圣外王"之道、人文精神、"极高明而道中庸"及"心性之学"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固有的内涵。现代新儒家致力于从儒家文化视角来解读中华民族精神,是有失公正性的,不加分析地全盘肯定儒家文化及其蕴含的民族精神,也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现代新儒家力图从深层的精神内核来认识儒家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我认识过程的深化和发展,也是继续研究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3.
赵健秀小说《唐老亚》重建华裔美国人精神和文化形象。在小说中,作者重新刻画了华裔美国人积极的精神风貌,书写了华裔先辈修建铁路但被美国白人社会所隐没的历史,重新解释了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儒家思想,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经济上被囊括与社会政治上被驱逐的尴尬境地,从而对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在精神上和文化上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104.
水墨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题材之一,曾经辉煌一时,是社会和政治、文化的表征。20世纪由于社会和政治变革需要,中国画发生了重要变化,造型能力大大加强,人物画与社会关系更为紧密。当代水墨人物画因其对现实的关注和人文的关怀,用水墨艺术表现形式造就了新的 “人文画”。  相似文献   
105.
科研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不能因其资产的非生产性、无偿使用性、公共利益性就脱离法律监管的视域,因为法治精神意味着法律权威在监管主体和监管对象之间要建立约束与契约关系,故而以法治精神为参考坐标,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存在着诸多漏洞和风险。  相似文献   
106.
严羽论诗个性极其鲜明,其观点、立场以及语气和口吻等均体现出强烈的自信。原因有三:一是他自幼受到纵横家的影响,尚奇节而不拘一格;二是宋朝的理学与禅宗尤其是心性之学对他诗学观的渗透;三是其求学过程中承续了老师的精神气质。严羽论诗的主观精神也极其鲜明,他推崇兴感神会、无迹可求、含蓄蕴藉的诗风,其兴趣说、妙悟说、熟参说等都充溢着一种迷离、玄妙和神秘的色彩。这是对古代文论诗性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和其论诗的自信气质、诗学观的本质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107.
崔际银 《阅江学刊》2013,5(2):111-114
李白的诗歌作品是展示其人格精神的重要载体。终生不渝地坚持信念理想、关心社会且勇于批判现实、积极进取、坚持个性独立、真诚热爱大自然等是李白人格精神的基本表现。这些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鲜明特征,对促进当今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古希腊《荷马史诗》在英雄形象的描绘上,显示出相似的塑造模式及人生理想。江格尔和阿基琉斯身上表现出的神性和人性的统一,在超凡离俗的神圣色彩下,呈现着普通人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史诗描绘了英雄身份解构与重建的过程,要求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与反思,突出英雄的重要性。两部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启示我们进一步思考东西方民族在社会观念、文化信仰等方面的相似和差异,从而加深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9.
植物精怪的动物化是一种世界性民俗现象,在中国古代则有“木精为青牛”的说法。究其原因,这一观念的出现大约有三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古代神话中植物神祗动物形貌的遗存;二是秦汉时期有“出土牛迎春”的礼俗,土牛、青牛与春天、树木关联在一起;三是中国古代有源远流长的青牛信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尤为突出,这是“木精为青牛”说的民俗背景。   相似文献   
110.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高校综合实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培养合格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国家与社会人才培育的摇篮,其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有针对性地打造具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就应当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并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实现理性回归,其中,尤其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内在特征,并适当借鉴西方校园文化的自主性、综合性、非科层化等现代教育理念,以构建健康、文明、丰富多彩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