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梳理近年国内"友善"价值观研究路径与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依托中国传统文论来培育"友善"价值观不失为一种选择。"友善"价值观在传统文论中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兄弟间的真挚友情,对后学的勉励与扶持,真心诚意和平等切磋,肯赞和推荐朋友作品,志同道合,帮助与支援,彼此信任理解和支持,对仁爱与忠贞品格的践行等。这些内涵可为当前"友善"价值观的涵养提供理论支持与话语资源。  相似文献   
2.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反映中国优良家风与传统家规的一部杰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关涉对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可深入挖掘以古为今用。就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八个词汇而言,《颜氏家训》与其中“文明”“和谐”“公正”三大词汇多有关联。就“文明”价值观而言,该著对品行情操有建构性论述、对社会风气有规范性引导,推崇“礼”文明,在如何形成“好文章”上多有创建。就“公正”而言,它在家庭教育、交际处世及政治制度反思方面均有涵养与涉猎。在“和谐”方面,它批判古代家族政治制度及不合理的封建伦理观,论及人与自我内心的和谐、个体生命与外界时代的和谐、人才在国家稳固和政治和谐中的作用。此外,该著在“爱国”“富强”“自由”等词汇方面也有涉猎与涵养。  相似文献   
3.
邓心强 《学术界》2012,(7):143-153,275,280
不同志向追求、知识背景、审美心理、个性特征的批评家,决定和孕育着批评文体的品相和面貌,"文体"是折射批评家主体世界的一面真实镜子,是其独特的"面孔"和"名片"。批评文体是批评家诗学思想的载体、个性特征的流露、审美旨趣的折射与表现手法的舞台。  相似文献   
4.
重庆万州作家欧阳玉澄的长篇力作<巴水苍茫>尽显20世纪峡江的百年沧桑,洋溢着浓郁的民俗风情,散发着鲜明的地域气息.小说真实地再现了峡江船帮的百年兴衰与沧桑巨变,是引领读者走进中国第四直辖市--重庆民俗文化的又一扇窗口.读者可以从中品味到独具特色的川味语言,领略到苍茫巴水的人物变迁,感受到峡江古镇的创业艰难,啼听到韵味悠长的川江号子,触摸到库区移民的内心脉搏.  相似文献   
5.
严羽论诗个性极其鲜明,其观点、立场以及语气和口吻等均体现出强烈的自信。原因有三:一是他自幼受到纵横家的影响,尚奇节而不拘一格;二是宋朝的理学与禅宗尤其是心性之学对他诗学观的渗透;三是其求学过程中承续了老师的精神气质。严羽论诗的主观精神也极其鲜明,他推崇兴感神会、无迹可求、含蓄蕴藉的诗风,其兴趣说、妙悟说、熟参说等都充溢着一种迷离、玄妙和神秘的色彩。这是对古代文论诗性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和其论诗的自信气质、诗学观的本质息息相通。  相似文献   
6.
桐城派古文耐人寻味,与姚鼐提出古文创作"八要素"论、刘大提出"为文十二贵",以及曾国藩、吴德旋、姚永朴等众多作家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分不开。桐城派以多种方式营造诗文作品的韵致之美,如采用寄托和隐喻、使用太史公笔法、运用含蓄方式、在平淡中饱含深情等。  相似文献   
7.
论佛教思想对古代文论中“虚实”范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虚实”作为核心的元范畴源自老庄“有无”论,早期受到道家哲学和玄学思想的渗透与作用,唐宋时期在佛学禅宗的影响下,其含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推进。佛学之“境”、“空灵”和“妙悟”三个方面影响到当时文学创作和批评,通过诗人和批评家之“桥梁”使虚实范畴由此获得新的启迪和推进,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历代读者对李煜词耳熟能详、情有独钟,这源于李煜词精湛高超地综合使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尤其是直抒胸臆和鲜明对比两种手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对读者的内心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其词余音绕梁的悲剧美恰好契合了民族的审美心理,李煜从一己的遭际、变故中反映出人类的共通之处,从而在传播接受中超越了时空.  相似文献   
9.
四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逐渐成为学界的热点话题,相关成果逐年激增.本文主要从理论探讨、教育载体、教育方式改进、教育的传统皈依和西方参照、教育的问题方向等方面展开.在评述现状后指出今后一段时间此项教育的趋势与空间:避免口号太多而行动太少或力度不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来提升此项教育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0.
庄子喜好并擅长刻画“畸人”形象。《庄子》一书中累计有11个,仅是《德充符》一篇就集中了6个,几乎是畸人形象、身体符号的大“展览”。他们在书中错落怪状,如登舞场,仿佛以戏为文,倾诉着各自的“心曲”。庄子青睐畸人形象是三大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动荡纷争的乱世社会促使庄子选择畸人“身体”来鞭笞残酷的人世间;建构艺术张力、寻找人物映衬和以形传神是庄子选择畸人的文学写作考虑;庄子自身生活地域、所处时代、游览经历和殷商及楚文化的宗教影响,会潜意识地促使庄子选择近乎巫神的畸人形象。如果说社会现实刺激和宗教文化影响是促使庄子进行身体写作的外部原因,那么,以畸人形象搭建艺术张力、形成人物对比场域则是内部之因,是出于艺术表现的自觉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