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46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738篇
社会学   21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审视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一种新兴知识分子文化观念之产物,它充分地体现了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是文化发展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鼓励大众的文化创造精神,利用大众文化形式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8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不仅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唯物史观研究的重要方法。唯物史观的最初创立就是借助"世界历史"的研究而形成的,离开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其唯物史观。今天我们要深化和发展唯物史观,同样必须关注"世界历史"的研究。"世界历史"的研究范式对于推进唯物史观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通过问题的提出、思维方式的调整和转换、原有理论研究的深化、新研究课题的发现和确立等方面体现出来的。在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下,要对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作出深入的理解、深化社会历史认识,就应当充分挖掘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cover Williams as a major theoretical inspiration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specifically, as the inaugurator of what might be regarded as a research paradigm, cultural materialism. In the first section, Williams's encounter with the discipline of sociology is traced and distinguished as a critical alternative to the presently ascendant – at least in the USA – neo‐Durkeimian school of ‘cultural sociology’. In the second section, his cultural‐materialist programme is proposed as a powerful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today. In the final section, a key concept of Williams's cultural materialism, mobile privatization, is selected illustratively and proposed as a powerful analytical tool for studying the production and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of typical modes of communicative sociality in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84.
Research on domestically violent men typically takes an oppositional logic of gender. While the significance of class in researching domestically violent men is identified, class and gender are often treated as separate entities that do not complicate each other. Drawing upon group observation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paper identifies how intersections of class and gender manifest in the counselling experiences of domestically violent Taiwanese men. From a Bourdieusian feminist analysis, the authors analyse (1) how class distinctions serve to (re)produce gendered hierarchy; (2) how contradictory experiences of gender reveal a 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class; and (3) how the gendered nature of domestically violent men is inscribed with a meaning of (working) class specificity for maintaining middle‐class ‘purity’. In analysing men's multiple and conflicting experiences, this paper contributes to research on domestically violent men by showing how class and gender are actively constructed and not produced in a monolithic/invariant way.  相似文献   
85.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随之提升,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跨入新世纪,中国女性自我意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女性比较关注的服饰和服饰色彩这一角度来解析这种变迁,指出从色彩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出女性自我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女性开始对传统的性别观念进行挑战,不断探索出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86.
主流范式的危机: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的反思与重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中对食品安全治理形成了以“改善政府监管”为路径依赖的主流范式。这种范式是以管制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伴随着西方芝加哥学派的勃兴,管制经济学理论自二十世纪后半叶遭到了重大批判,以此为基石构建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主流范式也面临着政府替代还是市场修正、公共利益还是部门利益、政府万能还是政府有限的逻辑性、主导性、主体性危机。应当以管制为逻辑起点,以信誉机制为先导,以不完备法律理论下剩余立法权与执法权的优化分配为启迪,在食品安全中构建市场先行,辅之以政府、第三部门、法庭与私人多元参与的合作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87.
The hurdle of Niklas Luhmann's extensive theories is their complexity and level of abstraction. These qualities are, however, exactly what constitute their empirical sensitivity to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in today's hyper-complex society. Luhmann never theorized on public relations; yet his theories enable identification of frames for understanding public relations in interrelation to society's overall coordination processes. Contemporary society apparently tries to solve problems activated by the blind reflexivity of modernization by activating reflective forms of coordination. Correspondingly, practice ideals of public relations can be reconstructed as reflection—the specific worldview which facilitates self-insight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context.  相似文献   
88.
于档 《晋阳学刊》2008,(5):112-115
新时期女性散文是当代女性作家创作中最为成功的部分之一,也是诸种文体中女性主义意识表达最为直接的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女性主义意识的拓展,主要是从女性的自我处境表达、自我确认、自我反省三个方向展开的,具有女性意识的先进性。但近十年来,消费文化的泛滥成为影响女性散文进一步发展的负因素,散文中的女性主义意识有消退的迹象。  相似文献   
89.
华裔美国作家玛克辛·洪·金斯敦的作品《女勇士》被认为是华裔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重要作品,作者颠覆菲勒斯中心秩序,唤起女性的"主体"意识,表现自强的女性主义观点显而易见.笔者采用其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寻求女性主体;寻求女性话语权,女性主义的写作手法--缝制百衲被在作品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90.
以自主决定和自己责任为内容的私法自治理念塑造了传统民法的范式。当代社会平等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保护信赖成为日益重要的交往原则。现代民法制度体中的信赖保护成为重要的理念,其与私法自治一道成为革新传统民法和塑造当代中国法治的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