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
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独创的话语逻辑,深刻蕴含着两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科学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内在统一。"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本质确认,是马克思推动社会变革的实践反思,也是马克思创造人类幸福生活的价值指向。研究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旨在加深对唯物史观的理解,正确认识现实历史的社会性质,深刻反思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方式,按照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的主旨要义引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自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分析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状况时提出,这样的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其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这一思想对于今天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集中表现在使世界历史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境界,并开拓了观察社会历史的新视野;其实践价值集中表现在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3.
“经济时代”的文化话语:马克思文化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文化思想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他对文化问题的思考与表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针对性;二是他的文化思想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和内在线索,与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相伴随。因此,对马克思文化思想的理解与阐释,一方面必须结合其历史语境,准确把握马克思所处的"经济时代"在技术与生产力状况、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状况、思想领域斗争状况等方面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必须将其放置于唯物史观这一理论框架之中,结合马克思思想发展脉络来加以解读。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社会交往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形成世界历史思想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社会交往的研究 ,马克思揭示了社会的内在结构 ,探讨了交往社会形态的历史演进 ,考察了“世界交往”在人类社会演进中的历史作用。在现时代背景下 ,回顾和梳理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对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参与和融入全球化进程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不是“多线论”,而是世界史观图景中的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世界史观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顺序性思想,应该从时代精神的高度、人类历史的长度和世界历史的广度予以理解。我们也可以用马克思“跨越论”来解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思想和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支撑;近年来学术界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基本内涵、理论及现实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来说,黑格尔的重要性在于:他打破近代哲学主客分立的内在性论域,提出在历史过程中重建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由此提供了现代性自我理解的一种重要哲学形式,为马克思探索新哲学道路准备了思想前提。但黑格尔把整个问题变成抽象的思辨问题,坚持在思想中解决该问题。马克思则立足于唯物史观,把由黑格尔开发的现代性自我理解问题变成一个政治问题,即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去改变世界和历史。卢卡奇和科耶夫对黑格尔哲学的解读,对理解马克思和黑格尔之间这种传承与批判的内在逻辑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要深化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认识,就不能停留在对其各个部分的研究上,而必须予以总体的把握,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索.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理论来源在资本主义诞生之前,亚里斯多德已叙述过国家的不同形式和社会一定阶段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发展阶段和某一民族生活条件之间变化的联系,但这只是古代思想家天才思想微弱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 ,既是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的最大的思想成果 ,也是马克思晚年思想发展的总结。这一理论成果 ,从世界历史思想、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社会形态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四个方面突破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某些传统观点 ,其中包括对《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超越和突破 ,从而使马克思晚年的理论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世界历史和普遍交往、具体地分析历史环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等多方面有着极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世界历史"是贯穿于马克思经典著作的重要思想之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精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四个维度展现了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发展阶段认识的理论指导、对发展动力、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的认识,从而推进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交往理论凸显了交往在人和社会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展示了丰富的思想意蕴:交往是社会发展观的基本范畴,是人类社会纵向演进的内在机制和重要表征,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2.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直被视为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精辟剖析重大历史事件的科学典范。马克思在运用唯物史观原理探析路易·波拿巴一步步走上复辟之路的过程中,除了肯定物质生产的决定性作用之外,还将政治斗争、意识形态、作为历史主体的群众与个人等因素纳入归因范围,强调是物质经济关系的客观决定性动因与“现实的个人”的意志愿望以及个人背后强大的阶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路易·波拿巴政变的发生,表现出较为完整的历史合力思想。《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正确揭示了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蕴含了历史合力论萌芽,是唯物史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历史合力论是恩格斯对马克思本人和自己一贯思想的更为系统与完整的总结与提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马克思历史哲学的形成、基础和内容的研究,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仅仅是马克思历史哲学的一个部分,不能将其理解为社会学、政治学或历史学等理论,因而,在对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中,我们不能仅仅孤立地使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去一味地赞美"全球化",而应该以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为指导着力研究其世界历史意义。这样,我们就会更加关注对于现存社会基础的批判,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社会的表象上对于"全球化"进行描述性和概括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的全部学说中,科学和历史交流如绩,铸就唯物史观之“轩辕”。当马克思概括唯物史观中的科学结论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历史对象来处理;当马克思建构人类社会的历史观念时,他总是将其转换为科学对象来把握。科学和历史是马克思架构唯物史观的两条主线,然而,二者在旧的形而上学那里并不相容。知性思维的成果是科学,科学所能得到的确定性结论是永恒的,处在时间之外,根本拒绝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而历史,因其在时间中展开,打破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禁忌。传统形而上学只能发现科学,而不能发现历史——历史是人的生存本身。马克思开启了一种新的真理观,这种真理已经不再是形而上学抽象概念意义上的真理,而是具体的现实在历史中的展开。因而,唯物史观成了科学和历史相统一的人类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准确阐明了世界历史生成过程中的物质本体性、资本的主动开拓进取性、开放交往的普遍整体性、前景的人类共产性,等等,并在世界历史视域中审视了东方历史传统的封闭局限性,以及其趋于解体而融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必然性与形制选择的历史随机性。马克思世界历史视域的东方史观的精髓就在于确认,世界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冲突决定着东方民族转入世界历史的必然性,而世界历史环境的流转动变之态势则决定着东方民族历史实践转向及方式的定夺。马克思世界历史视域的东方史观,既为检视苏俄十月革命及苏东剧变的成败经验提供了历史科学依据,也为苏东剧变之后东方不发达民族的社会发展方略的选择应变提供着历史科学论据。  相似文献   

16.
实践人道主义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人道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实践的基本观点创立的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的人道主义。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价值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指明了实现人道主义的正确途径和人类解放的正确道路。它同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及共产主义学说是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最早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并分别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较为系统地加以展开。他以唯物史观为根源,在批判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他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用于分析和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现象和问题。其实质是:作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产物的世界历史,虽然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形态,而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大量的篇幅研究了工业史和商业史。这其中包含有丰富的哲学意蕴。主要说来,工业史和商业史的研究,是对现实的人的感性世界的关注,有别于近代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反映了单个人的不断解放程度;是唯物史观的确立,找到了科学理解人类历史活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个人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过程中产生的,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个人的现实性是马克思个人观的基础、个性自由是马克思个人观的思想取向;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个人观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个人观研究是历史唯物主义深度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历史总是"现实的人"的社会历史,马克思认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历史不能游离于"现实的人"之外,它实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现实运动。唯物史观对历史的这一认识,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并指明了史学研究与历史本身的内在会通性,要求史家在史学的研究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史学研究要强化史家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