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5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3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444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2692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1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94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260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41.
英语原因的表达手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珊辉 《云梦学刊》2003,24(1):116-118
英语原因的词语表达手段很多。连词,介词,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和独立主格结构等都可用来表示原因。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给出了一个上复习课的新方法,利用变上限定积分函数的性质,系统地复习一元函数的有关知识,可使很多问题得到很容易地解决和统一。  相似文献   
43.
彝族漆器的造型、色彩及图纹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漆器具有久远的历史,它由多种生产及生活用具系列组成。本文从漆器系列的造型特点、色彩运用以及图纹艺术三元素上,据揭示了其适合于本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44.
知识论与价值论美学认为,美学研究的视界规定着美学的研究方式、成果形态和内在观念的变革.因此,转换美学的研究视界,意味着美学研究逻辑起点的变革,它主要产生三个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是对现有美学资源给予合理的结构性配置;二是促成美学知识形态的话语拓展;三是以现实性和实践性景象实现美学界限的根本突破,对人类审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以模糊数学的理论为基础,初步探索用模糊综合评判定量评价汉诗英译本的基本方法,并对其中的关键步骤-判据集(或称评判因素)的设定和隶属度的确定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该方法虽然仍离不开人的主观参与,但它比纯粹的定性分析更为科学、系统.  相似文献   
46.
自发表达是日晤的一大特点,表达方式多样。本文对可能动词表达的自发语态、表示自发感觉的惯用句、表示自发的副词、由“れる”“られる”构成的自发语态、由五段他动词可能态构成的自发语态等进行了探讨和介绍。在日语教学中把自发语态仅仅限于自发助动词的做法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47.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契合的产物。在五四自由诗运动时期,我国一方面从西方译介了大量散文诗,另一方面很多作家和诗人参与了散文诗的创作,使我国散文诗迅速完成了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文体成熟进程。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是我国散文诗进入自觉状态后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涌现了一批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而且形成了比较粗略的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48.
时调是韩国古代代表性的母语短诗,过去学术界也曾经注意比较过时调与绝句的形式,但更注重比较时调与韩国本土母语诗歌的形式。不过事实证明,在形式上与时调最近的是中国古代六句体诗(三韵)。这种形式的相似性在理论上提出了这样的可能性:时调的形成过程之中接受了六句体诗的形式因素。  相似文献   
49.
从有利于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中外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制度进行了研究,就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及法律保护的趋势、世界各国(美国、日本、印度、巴西、我国台湾等)及我国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立法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50.
维语广告与维吾尔族风俗习惯存在碰撞和交融。一方面,维吾尔族风俗习惯对维语广告的表达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之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蕴;另一方面,维语广告对维吾尔族风俗习惯有着不容忽视的改变,展现并促进着它们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将维语广告的发展推向一个更成熟、更有效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