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3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77篇
管理学   23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6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918篇
理论方法论   322篇
综合类   5573篇
社会学   182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92篇
  2014年   458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471篇
  2011年   591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44篇
  2008年   491篇
  2007年   616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494篇
  2004年   456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振兴中国东北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市场经济改革,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政府职能转变一要改变经济发展赖以成长的制度环境;二要改变政府职能定位;三要改变政府的一些“不对称规则”,从而达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性与法制型政府的目标。这也是振兴东北战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2.
通过研究经营者薪酬设计在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短期效用和长期效用,提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小国企的改制新思路:通过实行期股制,使国有股逐步退出,从而实现经营者控股的渐进式管理层收购.  相似文献   
33.
政府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和源泉,起着表率和示范作用。当前政府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不仅已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共管理的效能,而且也成为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缺失的重要原因。按照近代西方的社会契约理论,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权力异化的倾向和政治体制自身的因素。  相似文献   
34.
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国政府必须树立“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不断健全社会管理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政策决策体制,有效调节社会各阶层的权力与利益;构建政府为主导、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互动协调的治理模式。实现政府、市场、公民、非政府组织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制衡的和谐的理想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35.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与信息爆炸相对应的是人的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注意力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它的出现对电子政府产生了深刻影响.注意力经济下的电子政府建设,应该通过创造政府品牌网站,以公众为中心建设参与型政府、回应性政府和人性化政府.  相似文献   
36.
针对目前中国在防范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现实债务压力和潜在财政风险、缓解其与社会经济稳定之间的矛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的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机制,强化地方财政风险预警体系,实行政府债务报告制度,确保政府债务始终处于安全线之内。  相似文献   
37.
行政人与其他人一样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下并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附带着一系列的义务与利益规定。角色冲突、利益冲突甚至是道德冲突产生的伦理困境,使得行政人经常处于两难的境地。因此,应从创设制度化的个人伦理生存空间、行政人对角色责任的清醒认识、弘扬行政人的个体独立人格、界定行政人的忠诚限度等方面帮助行政人找到既可保存公共利益又可保存自己人格完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8.
在分析政府形象效能评价系统和信息置信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信度函数的政府形象评价模型。运用该函数建模分析了政府形象评估中的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环境识别系统以及个人识别系统等五大不确定性评价问题。经过理论分析,该函数对政府形象的评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此外,该函数也可以用于对其他类似复杂性系统的效能评估,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9.
通过日、唐律令官人出身制度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古代日本的贡举(科举)实际上是作为荫位制的一种附属形式而存在,从这个侧面可以发现日、唐政体的异同,探究古代日本政治体制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0.
中间党派在1945年10月民盟"一大"纲领中设计出一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所谓"中国型"的宪政模式,就是中间党派吸收了西方宪政中政治民主的内容后,又注入了经济民主的内容。这是中间党派在中国宪政史上为中国设计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宪政模式,但有关这一宪政模式的研究,目前史学界几乎无人涉足。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中间党派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与西方代议制政体模式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进行系统比较,旨在说明中间党派所设计的这套"中国型"的宪政模式的特质是:英美的政治民主加上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