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44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37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建国初期,为了营构政治化文学新体制,丁玲以较多的批评文字和不多的创作发出了自己作为“小号兵”呐喊助阵的声音。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理念和“政治第一”的批评标准出发,她在批评实践中对文学作品的主题、题材问题、作家“改造思想”问题以及形式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同时,她还以自己的创作显示了新体制的“规范”,间接显露出了“小号兵的声音”。在她的批评和创作中,文学与政治一体化的关系,是贯穿始终的中心和基本线索;建立和显示新体制的规范,是她从事批评和创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胜芳古镇旅游资源开发为例,通过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SWOT分析、古镇旅游发展目标与战略等问题的分析,扼要阐释了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 .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 2 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 ,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文章在对一个时期以来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进行扫描和梳理之后 ,还对其进行了“学理”透析 ,认为 ,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 ,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 ,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 ,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 ,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14.
试析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传统”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是伽达默尔诠释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他针对自文艺复兴以来崇尚理性和否定权威、传统的现象 ,重新诠释了“传统”、“权威”。他通过对理性与传统的关系、前见的合法性、理解的历史性等的分析 ,在“理性法庭”的废墟上营建了新的“传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5.
在越地民间流传的徐文长传说是对徐渭历史形象的演绎 ,更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表达方式。其中大量存在的内容复杂、形象暧昧的传说是民间文化性格的对象化显现 ,也是底层百姓的一种精神体操。在民间文化视野中 ,徐渭已经成为了一种历史风物 ,是民众历史情感和于越民间文化性格的对应物。  相似文献   
16.
职业伴随着劳动分工而产生,职业教育则是近代大机器工业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对职业教育产生了不同的认识,以不同的名称表述,赋予不同的功能。"五四"时期职业教育的多元共生,反映出人们对职业教育概念、功能的不同认识,这也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跨越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7.
克里斯特瓦是当代法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她的诗学思想融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且复杂多变。她既受马克思、阿尔都塞、黑格尔、索绪尔、巴赫金、弗洛伊德、拉康、德里达、巴特等人的影响,又修正、发展或批判他们的理论。她创建的解析符号学和互文性理论促进了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她对文本的对话论、复调结构以及诗性话语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她关于女性与女性特质的界定,使她的女性主义诗学独树一帜;她对欲望、母性、爱情、卑贱等主题的探讨,修正了传统的精神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来看,"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江泽民同志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直接体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动词重叠式有状态形容词功能型和动词功能型两类。动词重叠的状态形容词功能从先秦到唐五代一般由VV担当,唐宋开始,VV的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减弱,其状态形容词功能逐渐转向以V1V1V2V2行使为主。动词功能型重叠式唐代开始萌芽,清代发展成熟,相继出现VV、V一V、VO一V、V了V、V了一V和V1V2V1V2、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多种形式,其中VO一V、V1V2一V1V2、V1V2O一V1V2等式逐步消失,其他各式行使动词功能,至今未变。是否有或可以有"一"、是否有轻读,可以看作区分动词重叠式是动词功能型还是状态形容词功能型的形式标记。  相似文献   
20.
针对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论争这一文艺理论争鸣焦点课题,对两者文艺理论的产生、演变及走向的透视,流派的形成,理论的界定,到引进、吸收、融汇进程的分析与论证,以全新视角进行历史反思。在邓小平“二为”文艺方针旗帜下,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应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双蒂并开、共同发展,以前所未有的文艺理论从新时期迈向新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