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0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52篇
管理学   8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30篇
人口学   23篇
丛书文集   538篇
理论方法论   350篇
综合类   2741篇
社会学   27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329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329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52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41.
在现代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全面统治和价值理性的消褪,给现代社会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世界的“祛魅”,现代人所处的道德困境是意义感的丧失。解决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只能是实现责任伦理的自觉。在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完善的过程中,责任伦理的自觉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中国公民身份的特殊产生途径与现状需要我们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中国公民身份理论。公民身份由制度、意识与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构成。公民身份意识的培育,需要国家通过公民教育的途径,把公民身份的价值意义、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以及公民个体之间的关系,内化为一种个体伦理与集体伦理。在这种内化伦理的基础上,通过公民在政治话语与社会核心价值构筑过程中的参与行为,通过把权利转化为行使权利,以及通过公民对社会共识与社会合作的推动,建设一种自由的、参与的、服从的和被包纳进来的积极公民身份,并通过这种公民身份的建设来实现政治转型。  相似文献   
43.
生态伦理观主张将人类道德关怀和调节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受其影响,有学者提出法律本位应当向生态本位转变的观点。在分析法律生态本位观念可能造成的一些不良影响及其具体实施的不可行性和不现实性后,提出应当继续倡扬法律的社会权利本位观念,并吸纳生态伦理观的合理成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44.
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西方现代伦理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伦理文化的三元并行现象,我们不能绝对地肯定或否定任何一种文化,而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以'马'为主,融合中西,贯通古今,多元一体,整合创新"的方针,让马克思主义的伦理文化在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继续起主导作用;让西方现代文化中的自由平等精神在经济领域发挥激励作用;让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发挥更多的积极作用.通过这样的分域、分层整合,使这三种伦理文化各得其位,各显其能,扬长避短,整合创新,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5.
旅游开发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由之路。一方面,旅游开发促进了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当前,积极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有的国家甚至将旅游业作为其支柱产业来发展。要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开发就应确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符合环境伦理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6.
我国目前的德育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 ,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应从传统道德的继承、市场经济的要求、科技伦理道德的发展三方面对德育内容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7.
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国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信用缺失”问题上,它导致人们对网上交易仍心存疑虑,物流配送滞后,商品流通不畅,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不高,高水平网络人才匮乏,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规体制不够健全。为此,中国电子商务必须建立诚信长效机制,加快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构筑有效的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加快推广电子商务知识,强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健全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8.
伦理学力图从生活的层面来揭示生活的目的、生活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因此,伦理学不是一种伦理观点,不是从伦理的角度去看问题,而要从道德的角度去看问题,从生活中揭示价值。人的概念必须从人道目的论来约定和定义。人需要按照人性的规律去生活,而不是按照规范去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人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相似文献   
49.
探讨了儒、道"天人合一"观在生态伦理问题上态度之异同:基于天地生人、万物一体这一共同的根本观念,在人合自然的实践路径上,道家以自然为基点,讲求遵道而行、顺应自然;儒家则主张发挥人的作用力改造自然、人化自然。儒、道还从伦理规范层面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要求,为当代社会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0.
强烈的道德需要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基础与保证。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决定了社会道德标准和人的行为方式,也最终决定了人的道德选择和道德需要。以道德需要的培养为中心的德育包括社会道德需要和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两方面的内容。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社会道德追求的改造和社会道德问题的重新解读,形成道德需要,道德实践的重构。基本的道德教育过程主要包括:理论准备、形成道德需要(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道德理论与知识的教育活动、道德实践、道德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道德需要的满足(社会责任)、道德观念的内化、产生新的道德需要(道德的发展、道德需要的满足和层次的提升)等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