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08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163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毛泽东的一生都与传统文艺有着密切联系。在文艺创作上,毛泽东把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时代要求自然凝练地融入各种体裁中,体现了他济世济民的理想和豪迈的革命情操;在文艺批评上,毛泽东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古为今用"和"以人为本"更寄寓了毛泽东对文学创作特有的审美特征和价值功用的深刻理解和期待。  相似文献   
52.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风易俗"是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它在古代美学史上的发展可分为四期:先秦,荀子基于性恶论,主张以音乐和谐情感的作用,弥补礼义强扭人性的刻意、划一之偏,首次提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移风易俗命题;秦汉之际,<乐记>从理论上进一步突出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而<吕氏春秋>、<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修正并重新解释了该命题;到汉代,由于谶纬迷信的泛滥,命题的意识形态性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被相应地神学化,后经<白虎通>的阐释,该命题被正式颁布为官方意识形态;魏晋时期,嵇康从道家自然人性论出发,否定了音乐移风易俗的道德性、神学性及政教性,弱化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53.
《对面的女孩》中所叙写的日常生活体验本身并没有很高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 ,但对人生刻骨的悲凉和体悟却深深地触动了现代人的灵魂。若从文化的层面解读 ,这部小说的主题已远远超过了其题材本身的意义 ,作者所要探讨的其实是当代乡下人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的纠葛、冲突中的尴尬处境和凄凉心境  相似文献   
54.
由于冯梦龙"折中"和"骑墙"的"情教观"使他在<情史>中所辑的一些男女情事大都弥漫着一种对人性张扬和消解的张力.在文本中具体体现为一方面对世俗男女私情的揄扬和对僧侣犯禁行为的津津乐道;另一方面又用婚姻和因果报应及天命难违的方式予以消解.这些创作意向上的背离也反映了冯氏矛盾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55.
奥林匹克与人类文明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奥林匹克运动,与人类文明的发展、交流、融合、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奥林匹克以体育运动作为基本的中介形式,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多元性,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各种自然和人为的藩篱,促进不同类型文明的交流和发展。这种独特的引力和张力,是它作用于人类文明的最大特点和优点之一。正因为如此,任何主办奥运会的国家,都不能不充分利用这个机遇,加强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扩大本国文明的国际影响。准备和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必须高度重视“人类文明”这个主题词,把文化交流和推介的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56.
关于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强调以人为本和弘扬主体性的现今时代 ,大学要适时调整其育人策略、更新其育人理念。人性化管理旨在关注人的正当需要 ,以尊重人为前提 ;关注个性差异 ,管理者与教育者在制定统一目标、评价标准时 ,重视个性的差异性管理 ;强调学校要以管理促进教育 ,以教育带动管理 ,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57.
中国当代文学在性爱文本上呈现出三个文本交替出现的历时性发展态势改革开放前的性爱/政治文本,性爱成为"革命"的附丽;新时期思想解放后的性爱/道德(伦理)文本,重"情"而轻"欲",以"情"代"性"20世纪90年代后的性爱/自然文本,开始对两性关系作自然人性的探索.这三个文本的交替出现,是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8.
田开林的中篇小说<人头山下一座坟>以一个发生在鄂西南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的革命故事,揭示了土家儿女对红军的一片真情.伴随着这个美丽的故事,小说还为读者展现了鄂西南土家山乡独特的风景、风物及土家儿女那纯朴美丽的人性.小说借美丽的革命故事、独特的山川风物、浓郁的地方风情特别是土家人的原始素朴的自在人生和不拘礼俗的自然人性,将隐藏在那大山深处的美丽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丰富的审美体验,并为当代小说特别是鄂西乡土小说融入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大舞台昭示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59.
本文主要以<世说新语>为例证,分析了玄学对魏晋士风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玄学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魏晋士人人性的觉醒;二、玄学也深化了魏晋士人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60.
陆德明在对《论语》源流演变详细考述的基础上,阐明了自己的《论语》观。其《论语音义》一书,从字句、注音、释义、句读四方面对汉魏六朝的《论语》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保存了许多重要的《论语》研究史料。《论语音义》标志着《论语》学汉学系统的终结,在《论语》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