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92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22篇
管理学   50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59篇
丛书文集   1946篇
理论方法论   485篇
综合类   11052篇
社会学   339篇
统计学   1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74篇
  2014年   625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732篇
  2011年   924篇
  2010年   814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1259篇
  2005年   1127篇
  2004年   1104篇
  2003年   1029篇
  2002年   785篇
  2001年   661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周红 《学术探索》2003,3(4):9-12
十六大报告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90年代确立的基本治国方略.从概念的从属关系来说,法治是政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和内涵,论述政治文明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意义,探讨政治文明对依法治国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92.
对权利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 ,人们在对权利能力的理解上存在着分歧 ,在对权利能力的分类以及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关系的认识上存在着不足 ,以致在立法上关于权利能力的法律规定存在着矛盾 ,这便给统一应用法律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993.
王新春 《文史哲》2005,(2):34-39
历史上,孔子一直被视为达致最高生命境界的圣人,而实成为生命境界哲学突显后人们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化身。但对其为圣人的所以然,人们的理解往往不一。北宋邵雍即对此有其独特理解。在他的天人之学视野下,孔子之为圣表现在:与大宇宙一体无隔,跻于天地境界;确立妙契春夏秋冬四个昊天生化万物宝藏的、浸润鲜明人文历史理性精神的、成就理想人生的《易》、《书》、《诗》、《春秋》四个宝藏;为“万世之师”,开拓出一种面向千秋万世的人生伟业。  相似文献   
994.
浅谈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避制度源于司法公正 ,目的是保证司法人员中立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防止诉讼上的角色冲突以及先入为主。我国历史上有诸多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并有可借鉴之处。我国目前的回避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 ,应当完善立法、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995.
唃厮啰政权是吐蕃王朝分裂后在青海地区建立的藏族地方性政权,政权下辖各部落的关系主要以"立文法"的形式体现.另外唃厮啰面临着与宋朝之间的民族关系调整问题.同时,宋廷对处理藏族(当时称蕃部)关系注重法律手段的运用,一些较为灵活的法律措施在调整蕃汉民族的关系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主要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中的资料,结合<宋史>中的内容,对这一前人尚未展开研究的问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996.
中国古代公法的特征及成因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月萍 《云梦学刊》2004,25(3):39-42
中国古代公法以人治精神为内核,以伦理原则为指导并显现着泛刑事化的外部特征。中国古代公法以维护皇权为宗旨。形成中国古代公法独有特征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专制集权的政治模式、以伦理精神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997.
刑事法律原则的确立,体现了现代法治精神,有益于“自由、秩序、民主、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的生成与实现。立法和司法应当理清刑事法律原则的含义、价值以及诸原则的冲突与制衡,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与法律价值的实现,需要相关法律原则的禁止适用加以保障;罪刑法定是罪刑相适应之“罪”与“刑”的法定,罪刑相当,则是刑法明文规定之“罪”与“刑”的均衡;刑罚应当以犯罪行为作为客观基础和基本依据,同时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平等并不否定差异,考虑犯罪人个人情况并不排斥责任;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并重,两者互为制约、相互保障。  相似文献   
998.
从<淮南子>中的"桔枳之说"为论述的起点,以桔枳之分的角度厘清了亚里士多德<诗学>情节观与现代叙事情节观的差异;从桔枳之转的关系指出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转型途径;从桔枳之辩的认识总结了亚氏<诗学>情节观的当代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9.
论良法之美     
郭哲 《云梦学刊》2006,27(5):68-71
良法的目标是建立秩序,这种秩序的和谐体现一种整体美,法律所运用的语言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法律的理想是实现正义,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这一切无不折射出一种对美的追求。通过对良法中的秩序、语言、人文精神进行剖析,可以发现,法律本身就是美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00.
BOT、TOT融资模式之比较评析--以经济分析法学为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素民 《阴山学刊》2005,18(1):69-73
BOT融资模式和TOT融资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融资方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项目建设。二者虽有相同之处,但TOT模式在建设环节、政府风险、前期成本、产品定价和融资时间方面均比BOT模式更符合效益(效率)原则,更能合理配置社会资源,满足理性主体最大需求。因此,TOT模式相比于BOT模式更为切实有效。在适用BOT、TOT模式融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更为有效合理地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