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0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83篇
理论方法论   73篇
综合类   3801篇
社会学   6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365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95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64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72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52.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BBS在整个BBS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在高校BBS上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致效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高校BBS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坚持高校BBS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坚持高校BBS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高校BBS营造成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3.
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包括需要理论、期望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工作内容丰富化理论等,从社会心理方面去调动人的积极性,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4.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iscursive perspective on the dilemmas of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feminism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change projects. It explores how equal opportunity officers dealing with gender issues and introducing equality legislation in practice construct the meaning of equal opportunities.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pretative repertoires and ideological dilemmas drawn upon in ten interviews shows the highly context‐specific use of four different repertoires constructing gender equality: the sameness, difference, bandwidth and deconstructive repertoire. Interpreting the shifts between repertoi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deological dilemma, new avenues for change are explor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all possib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might be a worthwhile objective.  相似文献   
55.
论学校在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公民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公民意识是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内容安排上不科学,在教育方法上单一化.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和社会要合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根据实际安排公民教育的内容,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6.
信息网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的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以新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  相似文献   
57.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网络社会,网络赋能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完全依附甚至嵌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有助于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未来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向主要包括:教学关系转向主体对主体,教育载体从板块转向共通,话语体系从逻辑映照转向人际关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研究范式转向,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为指导,结合网络亚文化样态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立足于交叉学科支撑,始终扎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相似文献   
58.
金代士人佞佛风气助生了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思想派别——思想史家称之为“王苏余派”,即李纯甫学派。因佛教在中国古代正统思想体系中的异端性质,作为金代影响深刻的思想家、文学家,李纯甫在接受史上不可避免受到批判和遮蔽。代表清代官学的《四库全书总目》极力批判其异端思想的“无忌惮”,主张雅正思想的元好问《中州集》则“讳而浑其词”。历史上受佛教因素牵连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在思想史、文学史中的接受中不免遭遇被削弱甚至最终由此消亡的命运,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佛教还深刻影响古代文献的生成形态。《中州集》小传对人物叙写的刻意处理,使人物原本所具有的历史真实性有所丧失,“现实诗人”变成了作者笔下的“理想诗人”,所谓“以诗存史”也并非客观的“存史”而是主观的“写史”。  相似文献   
59.
基于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五个必由之路”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也科学指明了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五个必由之路”在对新时代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回应中,引领新时代中国取得重大成就,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高校思政课要深度阐述“五个必由之路”的理论内涵,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内在联系,深入理解“五个必由之路”的重大意义。高校思政课既要结合新时代的丰富实践,讲好“五个必由之路”的中国故事,也要加强理论阐释,讲好“五个必由之路”的内在逻辑,以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60.
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原则高度”的理论开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对宗教、思辨法哲学等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否定性批判中,内在建构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要素与理论逻辑:从意识形态生成根源、精神变物质原理、理论实现条件等批判维度,深刻揭示了“颠倒的世界决定颠倒的世界意识”“彻底的副本批判必然会专注于原本和实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以及“理论实现程度取决于国家需要程度”等基本规律,初步确立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