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4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7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657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品质在于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通过对优秀价值观念、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高校校园文化彰显其继承品质;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高校校园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则要求高校校园文化进一步提升其创新品质。  相似文献   
42.
清代品体文学之论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在诗学领域,其体现在袁枚的《续诗品》、顾翰的《补诗品》、曾纪泽的《演司空表圣(诗品)二十四首》及蒋斗南的《诗品目录绝句六章》中;二是在词学领域,其体现在郭摩的《词品》、杨夔生的《续词品》、姚燮的《鸥波词序》及江顺诒的《词品》中;三是在文章学领域,其体现在马荣祖的《文颂》、许奉恩的《文品》及魏谦升的《二十四赋品》中。上述三个维面,从不同的论说视域将传统品体文学之论予以了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3.
当代生态伦理学与藏族传统生态伦理都主张尊重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命权和生存权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存在。但是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当代生态伦理学是高度发展了的工业文明的产物 ,而藏族生态伦理是藏族先民自古以来在高原实施的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同时藏族生态伦理是建立在宗教信仰基础之上的。以积极肯定的态度尊重和挖掘藏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使其得到发扬光大 ,是保护当前高原生态环境的需要 ,也是创造新的生态文明的需要。  相似文献   
44.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繁荣期 ,其间众体兼备 ,成就非凡。通过对唐代《行路难》诗题的归纳整理 ,考察其对前代诗歌的继承和发展 ,并试图揭示出唐代知识分子在《行路难》中展现出来的矛盾心绪及其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45.
文化资产作为一个历史演变进程中遗留下来的资源,在我国台湾地区推行社区总体营造运动下,被作为一种社区资源,重新被挖掘开发并利用发展。很多以活态的形式一直贯穿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的文化资产,在社区营造中带动了经济效益,为维持社造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化资产与社区总体营造,在良性循环中相互依存,并使得文化资产在社造运动中得以很好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46.
内容提要:本文以30名农民工的务工经商生活史的深度访谈资料为基础,从生命历程视角观照了新老两代农民工自外出务工、城城(乡)流动到选择归宿的生命轨迹。在社会结构及机会结构下,农民工社会融入是依循着年龄层级在一系列生命事件中依社会角色变化而进行反思性自我定位的行动过程。研究表明,两代农民工具有相似的生命轨迹,家庭角色的转变型塑了他们最终的生活期望和社会归属。由于新老两代农民工禀赋差异和代际特征,新生代农民工虽具有更多城市性和现代性,其融入意愿也发生了代际转变,但因其面对的机会结构限制和自身能力不足,其社会融入仍具有代际传承性。  相似文献   
47.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傩堂戏掌坛师在保持其原有社会角色的同时,或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或被市、县等政府授予荣誉称号。这些身份和荣誉促使掌坛师对自身掌握的技艺有了不同程度的文化自觉,增强了传承文化的使命感,进而促使他们在传承傩堂戏时有了更多的责任担当和更明显的能动性发挥。  相似文献   
48.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women's inheritance and ownership of property in urban Senegal. It shows how being able to inherit and own property promotes the economic and emotional security of widows and their children in urban areas, and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legal pluralism in working on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ocial protection in the city.  相似文献   
49.
关心城市弱势群体,解决特定社会群体需要,由政府和社会组织开发的适合于城市中低家庭收入群体的城市经济型大众住宅,是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示的一项基本内容。邯郸市凤凰花苑作为建设和谐住区的一个全新尝试,不仅做到屋美价廉、经济适用,更体现在其功能性、适用性、经济性及环境的可持续性上,达到人与居住空间相互融合的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50.
李俊明 《河北学刊》2003,23(5):198-200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创造性质必然地、内在地包含着对旧事物、旧秩序的否定与批判。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 ,必须走出纯粹思辨的误区 ,寻找与社会的合力以及自身生存、发展的契机 ,在自我发展中提供解决社会矛盾、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