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0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36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1923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利用大量的实地考察成果 ,论述了黑龙江渤海山城的分布和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2.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远绍旁搜,从自然论、才性论和玄学人生观三个方面,对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进行分析和阐释,认为此信集中体现了嵇康的玄学思想和人生观,可与他的其他著作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73.
媒介与社会性格形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对应性关系,社会学家大卫·理斯曼在其著作《孤独的人群》中探讨了历史文化变迁中社会性格所存在的深刻复杂性,其中就已经涉及到了媒介变迁与社会性格转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本文尝试在理斯曼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新近发展出的媒介研究理论,将媒介技术特性与社会性格转化之间的关系加以主题化,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术问题,并试图对理斯曼提出的所谓“传统导向性格”、“他人导向性格”与“内在导向性格”等社会性格的媒介形塑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74.
一般认为“三生万物”是道家思想,其实,早在道家思想产生之前,汉字构形中早就已隐含“三生万物”的意识。通过对有 关汉字的分析说明汉字产生之初即已有此种概念,这对于了解汉字和哲学史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从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人民英模人物的现象入手,描述歪曲人民英模人物的种种表现,概括了歪曲人民英模人物表现的主要特点。从学术立场出发,直指历史虚无主义者歪曲历史事实的要害,利用可信的历史资料和新的调查结论,对有代表性人民英模的历史事实做了还原和强调,提出历史科学的客观性和历史研究工作者应持的求真态度,强调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科学地评价人民英模人物。  相似文献   
76.
在长篇历史小说《杨度》中,唐浩明塑造的主人公杨度共呈现出四副面孔:书生杨度,政客杨度,禅师杨度,以及三幅面孔的纠结所造就的悲剧杨度;杨度形象的饱满和立体体现了唐浩明作为一个学者的思想深度和作为一个作家的艺术高度。  相似文献   
77.
本文分析了手机节日祝福短信的娱乐性、“耍贫嘴”现象和机械复制性等文化特征,认为手机节日祝福短信在快速便捷地传递祝福信息的同时,也以虚幻的电子传媒空间代替了情感的直接沟通,以娱乐和搞笑代替了真诚的祝福。手机短信解构了节日的神圣性,对传统的节日生活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使传媒时代的人们变得浮躁和空虚。  相似文献   
78.
Abstract

The Chinese Character Simplification Programme of 1955–1957 that remains a national standard by force of law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ot only degraded the aesthet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but also hindered literacy by means of a haphazard formal reduction of the number of strokes, and by eliminating two-thirds of characters from the lexicon of those allowed for publication. In The Chinese Version painting series by Jia (b.1979), the artist arranges Chinese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formal rather than semantic criteria, in order to generate by means of their juxtaposition, abstract or figurative patterns. Each character may retain its individual meaning, but not its function as a sequential syntagm. This strategy invests the characters with a formal aspect to ‘return’ that which was mutilated by the Simplification Programme. As the Simplification Programme’s formal changes ended characters’ role as image-signs, the artist’s choice to present each work as a painting alludes to their lost image capacity while appearing to imitate the outward aspect of printed characters, thereby implicitly turning against itself the pretext of character simplification for the sake of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79.
人的共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核心原则,它对于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当今西方国家在人的发展实践过程中,奉行的是一种与之相反的竞争发展原则,导致了人的发展危机后果,以其历史教训证实了人的共同发展原则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共同发展原则为指导,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开辟了一条超越西方的卓有成效的关于人的发展道路,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0.
闽南民间故事中的怪诞形象与闽南独特的“惧鬼”心理密切相关,是闽南文化心理中的惧鬼因素和魔鬼意象。这种创造不仅可以看出闽南民众对给他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畏惧、警惕和否定,同时也透露出闽南民众对生活危机的发泄和补偿心理以及对美好稳定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秩序的渴望和追求,形象地传达出了闽南文化的特殊内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