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61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394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5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1.
群体人际互动理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功能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具有情感表达、认知交流、感染教育、引导控制及激励凝聚等功能.用群体人际互动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功能拓展就是要以合作为目标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表达交流,以冲突为手段调节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控制导引,以暗示、模仿、感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激励水平.因此,要建立群体良性互动秩序营造沟通功能拓展环境,创新群体互动教学方式搭建沟通功能拓展平台,运用人际关系规律建立沟通功能拓展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2.
学校适应是学生通过积极的身心调整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顺利完成学业、发展个性、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过程。学校适应得好坏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较为巨大。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学校适应性总体水平一般。虽然当前学术界对影响中学生学校适应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了一些切实的结论,但是对于引起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没有涉及。笔者认为小学生升学准备不足是导致中学生表现出各种外显问题的深层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小学生升学准备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如下结论:30%被试者的总体人际关系表现为一般或差,70%被试者的总体人际关系表现为和谐。高低年级的学生在总体入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异性人际关系、家人人际关系四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在一般同学人际关系上无显著性差异(P=0.320);在师生人际关系上存在显著性差(P=0.020)。人际关系的五个维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被试者与一般同学的人际关系最为和谐,师生人际关系最不和谐。女生在总体人际关系和人际关系五个维度上均好于男生。非独生子女在总体人际关系和人际关系五个维度上均好于独生子女。通过此调查,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达到把握职业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促进职业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
虚拟社会关系是基于虚拟空间里的交往而产生发展来的一种社会关系状态。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虚拟空间里的双方人际信任机制是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以大学生为例,对其网络使用环境下的人际信任、自我人格等心理因素进行了调查评估,分析人际信任与网络使用及其相关影响的心理因素,探索虚拟社会关系中人际信任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5.
为探究SNS平台对青少年群体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促进SNS平台良好运行,运用问卷调查与灰色对比法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认为:SNS平台有利于拓展青少年的交际圈,提高交往效率,优化了交往效果,可以同步实现青少年的自我建构与群体认同;SNS平台也会对青少年人际交往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应当从规范准入制度、严格监管制度等方面促进SNS平台发展,从而有利于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6.
转型期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出现了正当利益和合理需要,更出现了诚信意识的缺失、人际关系的疏离和价值判断的困惑。就引起当前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中"拜金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价值主义"思想进行了剖析,提出对当前中国农村"新型"人际关系道德调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
彭茜  庄贵军  岑成德 《管理学报》2009,6(7):930-938
以组织行为和管理理论中关于群体内聚力的讨论为基础,实证探讨了中国酒店企业中,领导行为与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对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以及群体内聚力与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和体恤支持型领导行为会正向影响群体内聚力,但创新适应型领导行为对群体内聚力的影响不显著;群体内聚力对员工工作满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群体内聚力对于人际关系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导向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有完全的中介作用,对于体恤支持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有部分的中介作用,但对于创新适应型领导行为和员工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却无中介作用.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98.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完善,移动社交网络用户数量逐年增多,鉴于此,针对现阶段我国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发展现状,运用网络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经分析认为我国移动社交网络用户具有分布范围广,现实关系与虚拟关系相互交织,言论从众现象普遍,易产生社交疲劳,易流失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9.
采用失言任务和眼测验、人际关系问卷等方法对太原科技大学的195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简要描述了大学生心理理论特点及人际困扰状况,并重点分析二者关系。得出如下结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理论处于中上等水平,并且在随着年级上升逐渐完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有近一半人存在一般程度或严重程度的困扰;大学生失言任务、眼测验及心理理论与总体人际困扰及其三个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表明心理理论与人际困扰在某种意义上存在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00.
许小委 《理论界》2013,(10):48-51
当人际关系变得可供消费之时,必然会造成人际纽带的脆弱,妨害“道德自我”的生成,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败和共同行动的不可能性.本文从消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现况、根源及突围的可能性论述了鲍曼对消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