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5篇
社会学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分析了新闻英语的基本语言特点,讨论了跨文化交际对英汉翻译的影响,并以跨文化交际的视角试图解决新闻英语汉译中所遇到的问题.英语新闻的翻译除了要遵循一般英译汉的原则,在进行基本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语言的转化之外,还应注意到新闻英语自身的一些特点,做到在形式上更贴近新闻的语言语体表达特点,在表达效果方面体现出新闻的简洁、严谨.  相似文献   
52.
当代人面对越来越多的伦理观和德目表,但在行动时却往往盲目无措,一些传播与媒介伦理研究者推荐了“波特图式”和“博克模式”等实用的伦理推理模式,这些希望确定行为理由的推理模式实际上并不能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有说服力的伦理依据。那什么是我们行动时可以依靠的东西?是随处可感的道德感吗?然而关于道德感的基因、神经生物和生物进化方面最新的科学研究明显打击了我们对道德感神话般的期待。不过,这类研究也提供了一些线索:行为的道德依据或者说道德感形成也许必须要从历史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探究,这样,美德伦理的研究传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提出的追寻美德的办法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推理和判断的模型,还把我们引向一条德行合一的道德探询之路。  相似文献   
5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an emergent cultural clash between: (a) how media outlets and other control culture institutions have portrayed events related to Black Lives Matter, and (b) the complex reality of Black Lives Matter movements as they have developed through embodied, intersectional, and always socially situated forms of direct collective action. In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American mainstream media coverage of the killing of Trayvon Martin, we argue that, given the history of white supremacy in America, such journalistic accounts generally fail to provide an adequate socio-historical context for emergent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vein of Black Lives Matter. In framing such movements, at worst, as anti-American terrorist organizations, though more regularly as social constellations of misplaced anger, American control culture institutions have consistently reinforced a certain set of logical contradictions found across broader discussions about race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America. Finally, drawing on the theory of play proposed by Gregory Bateson, we outline how a form of subverting mainstream journalistic framing techniques is enacted and embodied creativity through the communally oriented tactics successfully deployed by social movements like Black Lives Matter.  相似文献   
54.
为准确把握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现状、热点与轨迹变化,探寻新闻叙事研究的未来进路,推动新闻叙事理论发展,以157篇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研究文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和CiteSpace软件的共词分析法对中国新闻叙事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相关数量和质量都稳步上升,新闻叙事研究已成为新闻传播学的分支学科; 新闻叙事研究的核心机构初具规模,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 新闻叙事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叙事创新是中国新闻叙事研究的主线,研究视角涉及新闻文本、新闻主体、新闻载体、新闻创新等; 新闻叙事研究紧跟新闻实践活动,媒介融合、数据新闻、虚拟现实、可视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未来中国新闻叙事研究可以从内容转向、学科交叉、方法拓展3个方面进行深入,即由静态的文本转向动态的新闻传播活动,通过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展其研究深度和广度,同时引入定量研究方法勾连起新闻叙事活动的双方以便于进行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55.
针对工科院校新闻专业师资队伍的现实情况和存在不足、分析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应该从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发展环境、做好学科定位、优化师资结构、树立科研导向、提高实践能力等六个方面努力建设一支应用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提升工科院校新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6.
新10年以来,在我国的新闻发展中,出现了传统形式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不断弱化的情况。在报纸新闻中,许多时候新闻评论(言论)甚至出现了缺位。相伴而来的则是:一种"边叙边议"、"又叙又议"、"叙议结合"的"第三种新闻"现象。本文所说的"第三种新闻",是一种以评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新闻样式。这种"评论化"既表现在"新闻标题评论化"方面,也表现在"新闻内容评论化"方面。用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第三种新闻"初步完成了向"新闻评论化"的写作转向,而作为新世纪发生的"第三种新闻"现象,"评论的新闻"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57.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新闻工作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新闻工作应该从推动经济建设、宣传民族政策、倡导先进文化方面入手,总结经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水平,在具体工作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8.
随着我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研究方法显得日益重要。我们不仅需要注重量化研究。也需要注重质化研究。因为在当今中国新闻传播的语境下,质化研究不仅重要,而且非常必要,同时我们在运用质化研究中还须注重科学规范。此外,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研究新闻传播学中各种复杂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9.
由于诸种原因,我国目前的新闻教育制度已不能适应业界对新闻人才的要求。"育人"和"用人"环节脱节是其中最大的问题。在对我国新闻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反思之后,以四川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为例加以剖析,肯定了这次改革的重大意义。我国高校新闻本科教育的改革应以此作为切入点,逐步扩展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60.
文章根据成都大学城市型应用性综合大学的性质,对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提出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计划,整合课程资源,加强和完善广电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并依托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项目,用实验项目取代学年论文,学生毕业论文则可以自主选择学术论文或项目成果的形式完成。对于文科学院,这种探索与实践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