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5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18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6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70篇
丛书文集   387篇
理论方法论   683篇
综合类   2300篇
社会学   1410篇
统计学   27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21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625篇
  2012年   302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71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即使最发达、最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也存在许多混合和过渡性症状。所谓东方社会 ,更是一种混合形态 ,其内部总是不断地产生资本主义因素 ,为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条件。在对中国近代社会形态进行概括时 ,有的学者把中国近代社会正常的发展状态看成“畸形”、“怪胎” ,这种看法难以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真实面目 ;有的则把资本主义因素混同于封建因素 ,不利于认清封建主义的本质。其实 ,中国近代社会是一种混合型的、多层次的、发展而不发达的社会 ,近代社会的三大阶级结构同样是混合型的 ,这种混合形式正是中国近代社会向前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42.
情绪表现规则是情绪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情绪表现规则的概念最早由Ekman和Friesen在其跨文化研究中提出,从那以后,出现了许多关于情绪表现规则的研究.情绪表现规则制约着情绪表达行为的合适性,人们根据情绪表现规则调节或控制自己的情绪.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随年龄增长而发展,这种变化是认知、社会、言语和身体发展等各方面因素复杂而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受性别、人际背景、情绪类型、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从教学发展、教学知识、教学调控、教学方法、教学信息传输等几方面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现实的分析 ,遵循教学规律 ,结合素质教育目标 ,对正确把握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策略及教学动态平衡等方面提出了新见  相似文献   
44.
As a result of the growth in out‐of‐wedlock childbearing and union instability, adults contemplating forming a new union are often already parent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children in stepfamily formation, both coresident and not, using the 2,594 respondents in 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 who were not living with a partner in 1987/1988. We consider children of the respondent and of the partner, which allows us to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entering a stepfamily. We found that being a coresident father dramatically increases forming a union with a woman with children. Women’s coresidential children reduce women’s odds of forming unions with men who do not have children and increase them for unions with men who do.  相似文献   
45.
This paper examines local authority social workers' decision‐making when considering referrals of children, where the concerns are on the margin of child protection procedures. In doing so, it describes the findings of 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undertaken in the policy context of attempts to ‘refocus’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the late 1990s and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 Data collection involved interviews with social workers and parents in 23 cases. Conclusions are that referrals were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five key factors, specificity, severity, risk, parental accountability and corroboration, the use of which determined whether an initial assessment or an investigation of alleged abuse took place. The analysis builds on previous work in the child protection field, but demonstrates 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factors differs between cases of child concern and cases of child protec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concern the complexity of decision‐making in the uncertain context of limited referral information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simplistic notion of a continuum of abuse is now outdate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6.
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经常发生的不良行为,本文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出发,探讨国内外关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理论假设,并对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7.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调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之所以能够与时俱进 ,是同实践这一伟大思想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8.
班级工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论述班级在大学教育中的职能入手 ,探讨和分析了班级建设的主要内容 ,包括学风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骨干队伍建设。并根据高校教育的自身特点及对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 ,系统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的高校班级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49.
在对主题目录和传统的分类目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主题目录因其集中性、灵活性和直接性的特性而在高校图书馆目录体系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应用价值。高校图书馆编目人员掌握编制主题目录的基本技术条件、加强图书馆的整体化建设和促进馆际共建对于推行主题目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 ,班主任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言 ,具有高尚的师德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首要条件 ;良好的工作方法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条件 ,把学生宿舍建设成为“四个阵地”,即政治思想教育阵地、文明道德行为的养成阵地、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阵地和课余文化的活动阵地 ,以此促进优秀班集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