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55篇
劳动科学   30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275篇
丛书文集   324篇
理论方法论   162篇
综合类   1952篇
社会学   277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国外企业经营者报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企业经营者报酬在国外引起广泛的关注. 早期的主流学派代理理论集中于对报酬与业绩 的敏感性研究. 近期人力资本学派、劳动力市场学派和“企业组织”学派从经营者人力资本、经 理市场和企业组织特征等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报酬理论又有新的发展. 未来的研究将通过注重 各种理论的融合,寻求经营者报酬的综合分析模型来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确立法人产权共享制的关键是认识法人产权主体 ,法人产权主体根据收益分享权界定。资本、劳动、社会作为法人产权三位一体 ,缺一不可 ,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资本的法人产权是企业法人产生的基础 ;劳动的法人产权是企业法人有效运转的决定因素 ;社会的法人产权是企业法人有效运转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3.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竞争力"的资源。人力资源的开发关键在教育。延边虽然十分强调教育的"知识效应",但很少关注教育的"非知识效应"的发挥,所以,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应有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延边的教育资源,综合利用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手段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不同作用,才能有效地开发有利于延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劳动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4.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异同点.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在哲学基础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后者以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为指导;(2)在研究的目的和出发点上,前者是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后者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3)在价值源泉上,前者主张活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后者却认为效用或最后效用程度是价值的源泉;(4)在价值度量标准上,前者认为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者认为是边际效用等等.共性方面体现在(1)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大致相同;(2)立足点都是市场经济;(3)在本源上,都属于价值论上的"一元论"等等.同时指出,应当坚持活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05.
劳动价值理论研究是现实赋予的重要课题。为了从理论上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我们必须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区别开 ,把社会财富生产与价值财富生产区别开 ,把价值源泉同生产要素重要区别开 ,把价值创造同收入分配区别开 ,把决定价值的依据同生产要素分配依据区别开。只有这样 ,才能为推动和充实劳动价值理论提供研究框架 ,寻找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和理论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6.
在高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中,来自劳务报酬收入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并超过农业经营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各个组成部分增长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因采用了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到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复归的外在表述方式而留下了人道主义的残痕,但由于马克思当时基本实现了向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立场的转变,所以在<手稿>中运用了新的研究方法,这使<手稿>具有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理论结构.本文将通过对人道主义和<手稿>内容的具体分析来确证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并进一步探究其中的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8.
马恩价值理论并非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而是宏观的"效用/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只是其向"具体"上升中的抽象出发点。文章由此出发,论述了考茨基《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一书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未公开发表的条件下撰成的,存在对《资本论》第三卷的悖离和对第一卷的形式主义或绝对化理解。后来,伯恩斯坦依据《资本论》第二、三卷,畅言劳动价值论与当时已兴起的效用价值论的互补,是比较符合马恩价值理论本相的,而考茨基等人以"反修"为名,用"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批判伯氏,虽在政治上有一定合理性,但在理论上却是僵守误解、曲解马恩。这种"一元论"后来因"反修"而"正宗"化于列宁、独尊于前苏联,至今残喘于中国,乃是"阶级斗争为纲"在价值理论中的遗存物。  相似文献   
109.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本身具有多种语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是从多个语义的角度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马克思使用多语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六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This paper sets out a model to examine how social norms regarding fertility influence parental choice between child labor and child's education. The parent is modeled as a social animal who derives utility from conformity with behavior of other members of the society. In deciding on the number of children, parents internalize the gain of utility from conformity to the norm for fertility. The model investigat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lement of conformity on the education decision for children and the prevalence of child labor. Social utility from conformity with exogenous social norms of high fertility increases the prevalence of child labor. This social norm can de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public policy aimed at encouraging education in place of child lab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