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吏品格与执法公正是儒法两家思考的重要问题。韩非“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思想,推崇法治的根本意义,强调官吏执法教民的治国理念。睡虎地秦简中出现的两种不同“吏道”思想,以及汉代循吏与酷吏的急剧分化,则揭示了韩非“以法为教”思想的终结。《说苑》儒法结合的“为吏之道”为执法公正提供了坚实的人道基础。  相似文献   
22.
研究采用CMI量表对体育舞蹈学习过程中的黎族男女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有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体用范畴自魏晋发展成熟以后,玄学和佛学各派争相言体用,以说明本体与现象、实体与功用之间的关系。程颐揭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基本原则,为理学本体论哲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朱熹在这一原则基础上,建构起他的理本论哲学体系,构成了整个理学的思想基础,他整个哲学体系无不贯穿着“体用一源”这一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24.
Abstract

To illustrate the overall content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Xun Zi’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s paper proceeds as follows. First, it reviews previous research on ideas of li (ritual and social norms) and discusses why Xun Zi’s theory of li has been undervalued. Second, it briefly introduces my earlier study of this issue, 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 Third, it propose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highlights the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role of li in the Xunzi. This framework analyzes li in the broad sense,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theory of li, li as an institution and li as a way to the restoration of order. Fourth, it describes some intelle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unzi’s theory of li as a way to order. Based on these discuss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Xun Zi’s theory of li as a way to order i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with a broad vision which goes beyond the framework of a single dynasty or state to cover the history and modes of existence of human society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25.
在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关系论是关于人与宇宙自然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哲学思考。天人关系论随着时代的演变有多种形态和基本命题,展现了特殊的哲学问题意识和人与自然的对立调和的文化精神。这样的哲学思维具有现代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6.
张岱年接受了怀特海“事”的观念 ,也接受了二十世纪前期流行的物质结构论。前者重在刻画事物的过程性、流动性 ,和中国传统哲学“生生之谓易”、“太和即道”的思想吻合 ,是他的形上学的基础。后者重在刻画事物的规律性、确定性 ,是他的新唯物论的基础。两种物质观并存于张岱年前期哲学中 ,表现出他对外来思想的接受和融会方式  相似文献   
27.
朱熹关于"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思考,是其整个理学思想的核心。正确地理解它的含义,有利于我们全面地把握朱子理学思想的价值和意义。"天理"的内涵并不单纯是指封建主义的伦理道德,更重要的是指宇宙天地间一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正向定理;"人欲"决不是指人们的正常的物质欲望和生活欲望,而是指那些违背社会健康发展之内在规律的邪恶的不正当的个人私欲。  相似文献   
28.
试论古典美学"丽"范畴的审美内涵与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其审美内涵主要有:它作为一种人生理想,深深渗透在宗教、伦理、文化艺术和日常社会生活之中;作为一种美学范式,表现为情感萌动的审美主体在审视美学客体时的自觉地“形式美”追求;作为一种文化品格,从美学角度透视,是一种“美学风格”,表现在语言文字方面,是知识阶层文化身份的代表。“丽”范畴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表现出“和谐”、“自然”、“绮靡”、“清淡”四个方面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9.
围绕汉代"乡三老"是否为官的争论聚讼纷纭,主要原因是对史料的掌握与理解上存在一些歧异,其实"乡三老"的身份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考之史籍,西汉"乡三老"是官,但未被列入吏员行列.东汉的"乡三老"既是官,可能也被纳入吏的系统.汉代县、郡国三老的职掌及作用与乡三老不同.  相似文献   
30.
试论孙吴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吴境内少数民族人口众多,深刻影响其内政外交,为此,孙吴采取了灵活多变、镇抚相结的民族政策。对山越以高压为主,但孙策与孙权、孙权前期与后期,其政策也不尽相同;对蛮族则根据其地理位置及重要程度采取不同策略;对岭南俚族则以抚为主。其核心目标是掠夺民族人口以增加兵力与劳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