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9篇
  免费   443篇
  国内免费   145篇
管理学   160篇
民族学   20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80篇
丛书文集   1593篇
理论方法论   654篇
综合类   7445篇
社会学   1040篇
统计学   37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45篇
  2013年   968篇
  2012年   700篇
  2011年   807篇
  2010年   650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70篇
  2007年   854篇
  2006年   900篇
  2005年   827篇
  2004年   767篇
  2003年   641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503篇
  2000年   290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晋文公二年 (前 63 5年 ) ,晋侵伐、迁徙阳樊、原二国 ,取苏之温、州、陉、四邑 ,又取周之组、茅二邑 ;晋文公五年 (前 63 2年 ) ,取卫之五鹿  相似文献   
102.
西方传统美学的知识求美导致了西方传统美学面对失去精神家园的尴尬。生命美学对审美价值的主体回归就是对以上情况反思的必然结果。生命美学有其深刻的人文精神内涵。审美价值向生命主体回归是美的本质 ,美是生命自由体现的最好阐释。  相似文献   
103.
中国文学史有关上古、中世、近世的分期法 ,早先是通过明治时代日本的中介影响 ,借鉴了西方历史的划分标准。这套标准本身有其特定的构架及内涵 ,故在今天采用上述分期法时 ,仍应考虑到与它的对应性。从我国早期文学的表现形态来看 ,至秦汉 ,文学的发展受专制独裁政体及思想统制的压抑 ,丧失了先秦文学中曾出现的相对比较自由的精神与批判意识 ,质性上显示出较明显的异面 ,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比照欧洲中世纪文学的情形 ,笔者赞同以秦汉作为中国中世文学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4.
东汉末年 ,随着私人讲学盛行及魏、西晋统治中心河洛地区的玄学流行 ,河西五郡及与之毗邻的关陇地区成为汉代章句之学的重镇。但在西晋末年 ,由于外来学者的涌入和外出凉州士人的归来 ,凉州学术逐渐失去其地方特色 ,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五凉学术与西晋有前后承继关系 ,体现出魏晋学术的总体风貌  相似文献   
105.
建筑师和生态学家对环境和建筑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借鉴生态学家的认识 ,建立一种整体的建筑观念。依托整体生态观和系统观念建立起来的整体生态建筑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建筑系统在全寿命过程中 ,持续地与周围生态系统环境相互作用 ;其二是建筑系统对周围生态系统会产生空间置换影响 ,而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相似文献   
106.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与企业生命周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估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要从其价值驱动因素入手,但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驱动因素。因此,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价值驱动因素以及相对应的价值评估方法,可以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提供几点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7.
《墙上的斑点》是世界意识流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是一篇由一个“重要的瞬间”构筑而成的小说,通篇铺陈的是“我”在斑点的触发下细密的感触和绵延的意识,透射出作者幽雅而深邃的哲思,小说凸显了伍尔夫创作的现代理念,是文学走向人类本体的艺术探索。《墙上的斑点》是意识的流,是生命的真,是人类的心曲。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古代的喜剧美具有一种崇生意识的原始基因,但其受到了封建正统文化的长期压抑和扭曲。20世纪初,随着封建传统权威的颓落和科学思想、个性意识的传播,备受压抑的生命意识逐渐被激活。中国现代喜剧的实际创作由此产生了一种重视“趣味”和着意发掘丰满人性的整体趋向。  相似文献   
109.
进化史观的传播,新史学思潮的初步确立,冲击着传统学术史的编纂方式。进入二十世纪后,摆脱由纪传体史书演化而来的学案体学术史束缚,编撰崭新的章节体学术史,成为历史编撰学的重要课题。在建构中国学术史的新体系的历程中,出现了象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刘师培的《周末学术史序》,章太炎的《清儒》、《学隐》、《学变》等用新观点、新方法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开创了学术史研究的新境界。本文主要对梁启超著的《论中国学术史变迁之大势》做较为系统的分析,兼顾对其他用新观点写出的学术史著作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10.
小经是我国回、东乡、撒拉等民族创造的一种拼音文字,用来拼写汉语、东乡语、撒拉语等。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拼音文字流行于今天的甘肃、青海、宁夏、河南、云南、新疆、陕西、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小经的拼写和阿拉伯文、波斯文的拼写基本相似,但略有损益,即拼写字母本身不显现读音,而是通过音标符号来体现读音。该文对小经相关文献、拼读规则、历史发展、流派加以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