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51篇
人口学   48篇
丛书文集   286篇
理论方法论   112篇
综合类   1607篇
社会学   3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168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是一种特殊的翻译文本。按照弗米尔的目的论和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应突出经济类论文摘要英译的目的和译文的交际效果,根据中文摘要这一信息源进行语篇重组。在语篇重组中,译者要遵循英文摘要的规范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以实现译文的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  相似文献   
942.
语境研究过去主要遵循形式结构的研究范式,没有纳入认知、心理和社会的维度, van Dijk在语境理论方面的跨学科新探索改变了这一研究现状。首先揭示出目前语境研究存在的本质性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对van Dijk的社会认知模式的主要观点加以简要述评。van Dijk的两部语境新著,不仅完善了其话语分析的理论模式,同时也将进一步促成批评认知语言学这一分支学科的产生。  相似文献   
943.
本文以VanDijk对新闻语篇中的种族主义研究为理论依据,总结了西班牙新闻媒体对待移民的立场和反语言种族主义的尝试。通过对西班牙主流新闻报纸中移民主题语篇的语言特征分析和主题数据统计,阐明新闻语篇中移民主题报道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944.
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有关中国乡村文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整体上看,仍存在许多问题。克服这些问题,需要超越现有学术话语体系,在价值层面承认乡村文化的独特性、多元性并确立其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的特殊意义。在学术方法层面要突破现有的学科体系,一方面,要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以重塑乡村文化的基本面相;另一方面,要凸显长时段、历时性视野下的文化转型研究,以考察文化变迁中的基本规制力量,提炼乡村社会的真传统;同时,也要开展以村落为基础、以事项、事件与人物为中心的文化实践历程的细密梳理,以考察文化延续的机制,重新认识乡土文化自觉与理性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45.
老舍和李光洙作为中韩文学史上的文学巨匠,对中韩文学由近代迈向现代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无不使命感地去迎接个性主义和妇女解放的时代思潮,不无权威地解析这股西方先进思潮在中国和韩国社会的植根、发芽和成长的趋势,并且两人恰好站在"情感革命"之正负两端,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想像和各种假设,从而塑造出极富民族特征的丰满的女性形象,设置出各种经典的艺术场景、奇妙的爱情形态和精彩的情感对话。他们的作品让人深切感觉到新旧时代变革期不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话语形式在文本中的彼此斗争、厮杀和相互解构。而这些恰恰反映了两位作家为了完成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精神层面探索而激烈鏖战的痕迹。  相似文献   
946.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然是一种传播话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话语的过程管理研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话语在传播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而且成为其传播效果解决方案的特殊环节。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过程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寻求有效解决路径,科学构建过程管理体系,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47.
汉代纪行赋依据赋作主题的需要,采用史地结合的话语策略,并对相关地域的历史故实采取选择性叙述。这种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叙事模式,既有效地避免了二者的局限性,也彰显了赋作者的赋才、史识,并满足了汉赋的政治功用性和援古陈情的作赋需求,最终达到了借史咏怀的作赋目的。  相似文献   
948.
当前部分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中,存在“与汉族切割”现象。这种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思路,会对我国民族团结局面造成深刻伤害,会强化民族关系领域业已存在的“二元结构”,引发激进民粹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合流,也很容易被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利用以达成其撕裂中国社会、分裂中国国家的目的。在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过程中,要防范和纠正这种做法,着重强调各民族的融合而非敌对,注重共性研究而不是差异研究,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同时,要构建一个多维度的话语体系,与敌对势力争夺“民族问题”话语权,向国内外民众讲好中国民族故事。  相似文献   
949.
徐杰 《阅江学刊》2014,(3):134-141
文学语境是在文学经验、文学传统、文学知识和文学批评理论等文学场域之中达成的一种动态性共识的范畴。在此场域之中的文学创作、文学阅读和文学交往活动,文学话语形式生产和意义赋予以及语境差带来的文学音乐、图像和情感性审美都是对文学语境的具体实践。文学语境的此种具体实践所趋向的目的不在自身之外,而就在其自身,正耦合了康德对艺术审美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950.
西方的法律话语由于历史沿革的原因一直保持着复杂深奥的语言特征,而时代的发展决定了其通俗化的发展趋势。文章阐释了英语法律话语的通俗化运动,探讨了其兴起的理论背景、发展历史及影响,同时提出了通俗法律话语的写作指导原则:遵循7C原则、读者优先、多使用短句、多使用具体和日常词汇、多使用主动语态、多使用肯定句、避免大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