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38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58篇
综合类   872篇
社会学   114篇
统计学   5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研究低碳环境下资金约束制造商的供应链中成员决策策略及融资模式选择问题,建立了由供应商主导,制造商跟随的Stacklberg模型。考虑市场需求受制造商低碳努力的影响,并设计银行信贷和贸易信贷两种融资方式,从供应链中成员各自利益最大化和低碳努力水平最大化出发,给出了两种融资模式下的均衡解并进行了模式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当制造商的低碳投资成本系数和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均较低时,制造商应选择BCF模式融资,当低碳投资成本系数较低,而生产成本较高时,TCF模式是制造商的融资均衡策略。当低碳投资成本系数较高时,无论生产成本如何变化,此时BCF模式始终是制造商的最佳融资策略。同时存在供应商生产成本的阈值,使得当生产成本低于该阈值时,BCF模式对供应商更佳,其他情况下TCF模式是供应商的融资策略均衡。  相似文献   
992.
历史强度下降法分配碳配额随时间和产量变化而变化,产品生产成本、销售价格等参数随之发生变化,碳配额交易政策下实现两阶段供应链协调成为制造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市场特性及碳配额阶梯状降低的特点,将产品销售周期分为两个阶段,通过构建两阶段的集中式决策系统模型和收益共享契约下分散式决策系统模型,分析碳配额交易政策下供应链最优订购量决策和最优碳减排决策,证明收益共享契约可以通过调整零售商的订购量达到集中决策下的最优订购量实现两阶段供应链协调,设置较低的收益共享契约参数将会更有利于制造商降低批发价格,主动进行碳减排投入。算例分析验证结论有效性,并发现供应链企业间设置较低的收益共享比例更有利于企业减排;企业碳减排决策应考虑未来减排投入成本,在保证供应链效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在前期进行减排投入;历史强度下降法有利于促使企业主动减排,政府制定碳配额下降幅度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减排。  相似文献   
993.
当前,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双碳”目标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的重大体现,绿色承包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绿色发展共识、降本提质增效、数字重构是建构和发展绿色承包商管理模式的主要动能。绿色承包商管理模式具有系统性、绿色性、生态性、和谐性的特点,表现为以绿色管理理念为指导、以业主需求为中心、以合同为准绳的全过程指导。在实施绿色承包商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为了应对来自管理、组织、技术方面的挑战,应全面考虑项目全生命周期、承包商管理模式、绿色承包商内涵等要素。  相似文献   
994.
旅游交通是旅游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旅游碳足迹总量占比最大的一部分,因此,旅游交通碳足迹的科学计算和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实现低碳旅游。文章基于终端消费理论,采用旅游交通碳足迹估算模型作为研究工具,研究表明,2017年我国旅游交通碳足迹总量为5832.08万吨。运用STIRPAT模型和协整检验分析旅游交通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游客周转量和人均旅游消费与旅游交通碳足迹呈正相关关系,提高能源效率能有效地减少旅游交通碳足迹。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减少旅游交通碳足迹四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5.
低碳农业联合生产的绩效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严格遵循联合生产原则,最终目标在于实现期望农产品与期望碳汇产品、非期望碳排放产品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得以加强、脱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已逐步形成六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农业碳计量测算结果显示,不同模式的总碳产量、单位碳产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最终均实现了净碳汇量的盈余。其中,免耕、秸秆还田和粪肥配施有助于提升耕地的固碳能力,而标准化的技术集成则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实现良好的固碳减排效果;DEA-RAM模型测算得出技术集成固碳减排模式表现出较高的联合生产效率水平,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实现联合生产绩效最优,而导致联合生产非效率的因素在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冗余;农户的行为选择对低碳农业联合生产的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投入产生重要影响,各因素在不同模式中影响的显著性和重要程度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96.
发展低碳型绿色流通是提升流通业发展质量的有效手段,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流通体系需要对流通业的真实运行效率进行客观评估。基于2005—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将碳排放指标纳入模型,在剔除了环境噪声和随机干扰后,利用三阶段DEA方法测度了我国流通业效率的真实水平,并基于此探讨了我国流通效率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效率总体水平较低,规模无效是导致流通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各环境变量对流通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地区开放程度与流通业效率正相关;城市化水平、教育投入水平和政府干预度与流通效率负相关。考察期内,流通业综合技术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流通效率表现为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流通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空间差异,地区内部差异大于地区间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中部地区最小。  相似文献   
997.
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 CiteSpace 可视化技术, 选择 “ Web of ScienceTM ( SCI / SSCI / AHCI /CPCI)”核心合集作为数据源,以 1990—2016 年有关碳排放权的 2 327 条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国际范围内碳排放权领域的文献基础、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进行辨识和追踪。 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近年来,国际碳排放权研究呈现出浓厚的运用定量化工具和算法的研究趋势;碳排放分配与交易模型的构建与仿真为碳排放权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仍是今后的研究热点,且研究对象会更加关注中国;近 30 年国际碳排放权研究可划分为 4 个发展阶段,从第 1 阶段碳排放权研究意识的觉醒期到第 4 阶段碳排放权研究纵深期梳理可见,系统、科学地构建碳排放权制度理念逐渐明晰,定量、深入地分析碳排放强度方法逐渐拓展。 这是国际碳排放权研究演进历程中传承、创新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推进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生态人格及其对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城市居民自主性低碳减排的内在催生因素,从文明演进视角下人格内涵的协同变迁出发,界定了生态文明视域下生态人格的概念。基于890位城市居民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手段,进一步探索了生态人格对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人格是包括生态理智性、生态宜人性、生态开放性、生态外倾性和生态责任心的五维结构概念;城市居民生态人格整体表现为积极特质,仅有生态理智性接近中立;城市居民实施低碳消费的行为倾向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但是公众参与行为的强度远弱于日常使用行为;生态人格五维度与低碳消费行为均显著正相关;生态宜人性和生态责任心是低碳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且生态责任心的影响强于生态宜人性。据此,从全面培养城市居民生态宜人性和生态责任心方面出发,提出城市居民生态人格塑造政策和低碳消费行为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999.
农业环境治理问题不仅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农户的身体健康.基于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均衡面板数据,建立以要素积累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农村人力资本对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非均衡变化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间会因为经济发展和物质资本积累水平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双门槛区间效应,表现为从经济低发展区到高发展区,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间具有显著的“反N型”特征趋势,而物质资本从匮乏区到丰富区,人力资本与农业环境效率提升间呈现明显的“倒U型”趋势特征.应加快确立和制定农业环境政策的“优化经济发展水平、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间结构”的导向和工具.  相似文献   
1000.
低碳农业标准化是农业固碳减排,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低碳农业标准化的概念和特征的阐述,较系统地分析了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约束条件,指出生产经营主体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其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增长的需求是其发展的外生动力,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条件;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面临标准制修订、碳锁定、碳汇市场不完善和要素禀赋的约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低碳农业标准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