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2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2128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玛丽·恩迪亚耶是塞内加尔与法国的混血儿.移民身份及幼年被“遗弃”的遭遇,使得她对地域身份格外敏感.在《三个折不断的女人》中,三位女性的生命轨迹游移在法国和塞内加尔之间.女性地理主义认为,女性与空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地域空间是女性经验和意识生发的场所,人的地域身份与生俱来,犹如女性从出生就注定了一般.《三》从表层来看,体现了女性对地域身份的困惑;深层考量,彰显的却是女性深层次的身份迷惘.在《三》中,恩迪亚耶以女性意识操控了作品中的地域空间,使地域空间成为女性的“心理区域”.  相似文献   
52.
Economic issues linked to career counseling are a cause for concern to policy mak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because they expect career practitioners to provide evidence of the efficiency of career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an individual evaluation method mixing time series (outcomes) and life narrative (processes). The method used 5 items related to 1 client's career decision self‐efficacy and studied the evolution of those items throughout the intervention of 1 career counselor (43 days). Changepoint analysis helped in identifying the changes that have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ime series and which are contextualized in the client's verbatim analysis. This mixed method highlighted that the career counselor's intervention increased the client's career decision self‐efficacy. Practitioners could use the methodology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o evaluate their interventions. They could also report their practice to clients, employers, and decision makers.  相似文献   
53.
国家主体型、国家—个人主体型和个人主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主体性,反应了诉讼程序从国家控制到个体的人的自由的发展趋势。现代诉讼程序强调程序主体的个人主体性,个体的人应当成为程序独立的自主、自在性主体,这就需要其在诉讼程序中具有独立的属己利益支撑。民事诉讼程序应当淡化国家色彩,以个人的程序利益保障为基点,实现个人的独立性程序地位,进而使民事诉讼程序获得真正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4.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乡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中,乡村建设中农民房屋建筑类型从特质性的“匠心独具”到同质性的“千村一面”,再到异化性的“自厝同异”变迁路径,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保护危机,也深刻揭示出建筑变迁背后暗藏的农民与地方政府间的多元矛盾和博弈。此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主体性被消解,成了被建构的对象或客体,而地方政府却不断强化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事实上,当前乡村建设呈现出五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一是为城市消费者休闲情趣的乡村建设;二是为城市中产阶级家乡情感的乡村建设;三是为地方政府凸显政绩的乡村建设;四是为开发商投资回报的乡村建设;五是为农民生存利益的乡村建设。不同参与者均带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介入乡村建设,直接影响到乡村建设的发展走向。因此,要处理乡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强化农民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身份,赋予农民对乡村建设事务的话语权与决定权。  相似文献   
55.
家庭、村庄和学校是农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教育主体,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农村教育主体结构。农村中小学生正是在该结构中获得成长,而农村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和多发则与其变化相关。农村教育主体结构的变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农村家庭隔代抚育的“不过问”逻辑;二是村庄教育主体的缺位,表现为村庄交往中的村民相互“不得罪”的逻辑;三是学校主体的缺位,表现为学校管理中官僚主义的“不出事”逻辑。这些主体行为逻辑的变化,进而带来了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阻隔,包括家庭与学校勾连的中断、村庄对学生和家庭监管的缺位,以及学校对农村社会的脱嵌。治理农村校园欺凌事件,除了法制和规范进校之外,还要搭建新型的教育主体结构,形成多元化、多主体农村校园欺凌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56.
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女性性别学科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此问题的产生有女性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过去的教育模式中存在男性中心主义倾向,某些学科体系的构建不适合女性学习。引入女性特色教育,可以根据女性身心特点,选择、建构适合女性学习的学科体系,改变性别意识缺失的高等教育现状,对无社会性别意识教育进行有效纠偏。  相似文献   
57.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城市国有土地,在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土地增值收益。地方政府、用地企业、村委会和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利益分配冲突。从不同主体行为角度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利益冲突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探讨利益冲突背后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8.
通过试卷考查的方式,对学生在英语中分句作主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英语中的分句和汉语中的主谓短语的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汉语中的主谓短语的英译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9.
Does uncertainty about an outcome influence decisions? The sure-thing principle (Savage, 1954) posits that it should not, but Tversky and Shafir (1992) found that people regularly violate it in hypothetical gambling and vacation decisions, a phenomenon they termed “disjunction effect”. Very close replic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Tversky and Shafir (1992) were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N = 890, MTurk). The target article demonstrated the effect using two paradigms in a between-subject design: here, an extension also testing a within-subject design, with design being randomly assigned was added. Thes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original findings for the “paying to know“ problem (original: Cramer’s V = 0.22, 95% (CI) [0.14, 0.32]; replication: Cramer’s V = 0.30, 95% CI [0.24, 0.37]), yet not for the “choice under risk” problem (original: Cramer’s V = 0.26, 95% CI [0.14, 0.39]; replication: Cramer’s V = 0.11, 95% CI [−0.07, 0.20]). The within-subject extension showed very similar results. Implications for the disjunction effect and judgment and decision-making theory are discussed, and a call for improvements on the statistical understanding of comparisons of between-subject and within-subject designs is introduced. All materials, data, and code are available on https://osf.io/gu58m/.  相似文献   
60.
作为研究和处理复杂系统和行为的工具,复杂性科学为企业成长研究提供了新的起点。从复杂性科学的背景出发,总结了目前企业成长研究的基本共识、内容体系,并为企业管理与决策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