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9篇
社会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宫泽贤治少年小说中的有关民间传说"桥"的情节模式、神秘的人物塑造、再现日本民间祭祀与民间舞蹈、歌谣的场景描写等无不体现出日本尤其是日本东北部的民间传承要素。究其渊源,主要是作者受成长环境的熏陶这一客观因素以及贤治自身敏感的天性、长期的农村实践感悟和独特的宇宙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In recent years, the lesbian and gay “scene” of bars, nightclubs, and dance parties has been undergoing a structural decline in many Western cities. This article aimed to examine the relevance of the scene to same-sex attracted young adults amid these changes. An onl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572 same-sex attracted young women and men in Sydney. Only a minority of respondents participated in the scene at least weekly (16%), and the majority did not regard the scene as important to their leisure time (60%). However, respondents valued the scene as a space to connect with other same-sex attracted people and display same-sex affection without fear of hostility. Lesbian and gay identified respondents tended to be more socially engaged with the scene compared to other same-sex attracted respondent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while the scene continues to be valued by many same-sex attracted young people, improved social attitudes have made participating in the scene less of an imperative.  相似文献   
24.
周薇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1):123-124
为适应新时期培养复合型口译人才的需要,口译教学与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必须进一步的重组、优化和整合。  相似文献   
25.
菲尔摩(Charles C.Fillmore)在其语言理论中提出了包括格框架、语言框架以及认知框架在内的多个框架概念。通过分析梳理菲尔摩对这些框架概念的论述,并阐明这些框架概念中的不同内涵及特征,发现这些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框架概念集中反映了菲尔摩语言理论从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6.
高职旅游课程体系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探讨其特点的基础上,按照工作性质一致的原则,将不同的专业课程归纳为相应的学习领域,并以《导游实务》为例研究探讨其"学习情境"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施,以追求更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7.
余光中的新诗抛弃了早年学西过程中为适应现代征候而创制的梦魇式的支离破碎的意象,转而体认中国古典生命诗学"情志为本、因物感兴、立象尽意、境生象外"的生成机制,追求新诗意象的具象性和古典美,并用"平行关照法"、"横向移植法"、"精神内化法",把传统诗歌的意境熔铸在新诗中,让古典具有了"新"的特质。  相似文献   
28.
姚奠中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弟子,曾得到章太炎先生的指点,悟得笔法,书艺大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云中,姚先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刚健清新的书法风格,并与自己的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荡,成就了一种厚重儒雅的学者书法文人书风.姚先生是学术与书法相结合的书法家,他强调文化对书法本体的优先性,其作品体现出一种大境界.他的书法是“守正创新”的书法,其书法美学呈现出“正大气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学者书法意味,很好地表达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笔墨线条中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姚奠中先生的学术和书法成就荣获书法界最高荣誉奖——兰亭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29.
“回到现场”意味着文学史研究抛弃“宏大叙事”的叙述和阐释方式,避免跨越式的霸权主义口吻强加“历史规律”于具体史实。保留社会文学生活的本有状态并搁置文化精英的傲慢态度,放弃狭隘的“文学进步”观念和囿于高雅沙龙的单一审美趣味。文学史应该通过文学呈现社会精神——心灵史。  相似文献   
30.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70年代末到世纪末,新世纪十年代,这三个时间坐标,对应食指的地下写作时期、食指被诗歌现场遮蔽时期、食指被误读时期。三个不同时间坐标轴上的不同的诗歌现场,标示一条起伏的曲线:沉寂、爆发、嚣闹、浮躁、沉静、新进、不纯粹中的纯粹。意识形态化、后意识形态化、流动的现代性,商品社会的物化倾向与媚俗倾向,是一些杂绘其中、时有交叉的细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