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2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84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907篇
理论方法论   281篇
综合类   4550篇
社会学   13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341篇
  2010年   278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536篇
  2005年   478篇
  2004年   465篇
  2003年   509篇
  2002年   427篇
  2001年   358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命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重要范畴,朱熹论命有天命、性命之义,由此引出命的两个维度,即从理与气、所禀与所值讨论命,赋予命以丰富的内涵.其中尤其重修德行仁,这是从道德层面谈命.天命在我,强调主体对命的把握,这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命.他对命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表现为提出知命、致命、改命,并在实际生活中践履它.  相似文献   
992.
均势原则是随机临床试验的基本原则,但也遭到了一些质疑。质疑者认为,均势原则预设了研究者的治疗性义务,限制了随机临床试验的发展,因此应当取消均势原则。其实,这些质疑并没有发展性地理解均势原则,质疑本身也充满了矛盾。我们尝试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均势原则进行辩护。  相似文献   
993.
习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创造并沿袭的以风俗习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习俗文化是民族伦理文化的集中体现,我国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与汉民族的习俗文化相比,有其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的礼仪、信仰、饮食、服饰、居住等习俗文化,蕴含着重要的道德功能。面对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必须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家文化建设战略高度来思考,通过综合创新,以寻找有利于少数民族习俗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4.
生活德育模式是适应时代要求,促进高职学生德育发展的新模式。让学生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去建构自己的价值理想,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生活德育具有生活性、实践性、过程性、整体生成性等鲜明特征。生活德育就是是学生在养成责任感,懂得尊重、懂得合作、懂得感恩等良好道德品质的生活实践中,构建自己的价值理想。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95.
In the last decade practices of celebrity transnational adoption have garner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media attention.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ransnational adoption as a site of morality where ideals of femininity are enacted and embodied, this paper brings together celebrity studies, theories of maternity, and literature on adoption in pursuit of studying hegemonic femininity as a social phenomenon spread by media discourses. Focusing on Angelina Jolie as an epistemic individual, this paper draws on concepts of female moral authority, global motherhood, and successful femininity to explore the ways transnational adoption adheres to norms of femininity and norms of racial hierarchy in an era of autonomy and choice. In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articles covering Jolie’s transnational adoptions from People magazine, narratives of choice, individualism, and mobility emerge. Such narratives contribute to Jolie's hegemonic position as a globe-trotting, mobile figure of successful femininity made possible by her position in gendered, raced, and classed hierarchies. Jolie's presence in the mediascape continues to signal boundaries of femininity through choices enabled and constrained by historical ideals of motherhood, global dynamics of transnational adoption, and expectations of female moral authority.  相似文献   
996.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范畴。刘宗周认为,慎独是成圣成贤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对人的品德最重要的考验。慎独要发扬人的道德主体性,通过知过、记过、讼过和改过,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刘宗周的慎独思想对今天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提高道德品质仍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冯芸 《齐鲁学刊》2013,(1):85-90
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人类实践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是我们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之逻辑起点的是道德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问题。面对当前道德教育实践中主客体间现实存在的种种不和谐现象,从哲学视角对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性、客体与客体性及道德教育过程的阶段性进行深入分析,应是对两者关系进行科学定位的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以和谐性、平等性和双向性为原则的道德教育主客体关系,必将极大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从而促进现代道德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8.
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近代西方女权思想、人权观念、婚姻理论等渐次传人中国,在近代中国社会引起共鸣。近代先进之士对比中西方女性道德文化,在对中国传统妇德的缺陷进行深刻反省和检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近代意义上的新型女性道德观。这种新型女性道德观的形成与发展,集中地反映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性别伦理道德反思的深度和广度,也清晰折射出西学东渐的日益加深。  相似文献   
999.
We analyze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used to eliminate moral consequences by industries whose products or production practices ar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Moral disengagement removes the restraint of self-censure from harmful practices. Moral self-sanctions can be selectively disengaged from harmful activities by investing them with socially worthy purposes, sanitizing and exonerating them, displacing and diffusing responsibility, minimizing or disputing harmful consequences, making advantageous comparisons, and disparaging and blaming critics and victims. Internal industry documents and public statements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these industries were coded for mode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by the tobacco, lead, vinyl chloride (VC), and silicosis-producing industries. All but one of the mode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were used by each of these industries. We present possible safeguards designed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research.  相似文献   
1000.
论人的发展及其动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是不断发展的。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作为"个人"和"人类"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包括个体特征的发展和社会特征的发展。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主要体现为身体的发展、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精神活动的发展;人的社会特征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社会素质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由多种动力推进的。人的需要的发展是引起人不断发展的自身内在的精神性动力,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促使人不断发展的自身外在的物质性动力,社会环境的发展则是实现人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促进人的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