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58篇
社会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神和”者“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本理念;养生和治国,是人类生命过程的基本实践领域;而安乐以终年,和谐以经世,则是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在《淮南子》由神和而身和、而国和的逻辑中,养生和治国都以精神之和为基础,突显了精神维度的基础性地位。它是在多维的人类社会中对实践理性精神的生命价值的深层认识,也是对整合先秦诸子修身、养生、治国三位一体的生命哲学的可贵探索,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2.
传统道德中仁政爱民、重道尚义、立志与践履、克治与慎独的思想和品德等对执政党及其领导干部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传统道德中官僚特权、宗法等级、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和观念对执政党及其领导干部又有消极的影响。这种双重影响会导致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大小和执政水平的高低,进而直接推动或阻碍政治文明的发展进程。必须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道德传统,反对和摒弃消极的道德传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利于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3.
郑谷是唐末一位重要诗人,其诗作按内容基本可分两大类:反映个人仕途艰难与时代乱离的悲情诗;选择侣僧学禅、复归自然、赋诗饮酒等方式弥合悲情的避世诗,其中映射出诗人光辉的儒学品格.其诗风清新浅近,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唐末五代直至宋初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4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无论从国家民族未来,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角度看,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持续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文章围绕进一步明确教学理念、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实质转化作深入探讨。期待激起同行更多更深研讨。  相似文献   
45.
当前对家庭道德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鉴于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的特殊意义,并对进一步明确其地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6.
公民道德建设是我国道德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它既体现了历史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的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必须构建适应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必须要有科学的系统的实施思路;必须增强道德建设的时代感;必须大力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须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相似文献   
47.
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原则及关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新的历史时期为研究背景,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师德建设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应当遵循的若干基本原则,认为加强师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发挥广大教师的自律精神.  相似文献   
48.
论可持续消费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危机与过度消费有关。为寻求人类的共同繁荣和未来的持续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消费伦理观,这就是以适度消费为基本原则、以造就高度责任感的消费主体为关键、以确立系统而可行的消费道德为切入点的“可持续消费观”。  相似文献   
49.
学风是学者的治学目的、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综合一体的有稳定性的精神倾向,是学者主体精神素质在治学中的综合表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学风建设对于社科人才的培养、学术特色和优势的形成以及社会风气的健康化和文明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学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学风建设要从人格和制度两方面着手。在人格提升方面,应以诚为基础、以实为核心,坚持培育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以道德建设为基础,培养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无私利性”学术道德;以提升学者人格为根本,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在体制方面,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只有把提升人格主体和强化体制管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扭转学风不正和学术造假问题,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学风日益好转,日渐优化。  相似文献   
50.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幸福。但同时 ,其负面影响也日益彰显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初步掌握和分析了研究生 (此处主要指理工科研究生 )科技伦理道德观现状 ,并针对此现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