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5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82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8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48篇
综合类   640篇
社会学   229篇
统计学   1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关于各类学生群体的学习策略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关于美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状况的研究却鲜有人问津。对湖北美术学院美术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探究美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和特点,以期为艺术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汕头大学学生通识教育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汕头大学本科生对通识教育看法的调查,发现汕头大学通识教育实施的现状是学生虽然不太清楚通识教育的意义,但是要求加强通识教育;希望通识教育课程以选修为主,内容以兴趣、轻松优先;要求进一步改革教学、考试方法。因此建议应向学生说明通识教育的意义,开设适切的通识教育课程,不断改进课程设置、教学及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3.
Crime risk perception is known to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ndividual well-being. It is therefore crucial that we underst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is perception so that governments can identify the (public) policies that might reduce it. Among such policies, public resources devoted to policing emerge as a key instrument not only for tackling criminal activity but also for impacting on citizens’ crime risk perception. In this framework,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neighbourhood determinants of citizens’ crime risk perception in the City of Barcelona (Spain) focusing on the effect of police proximity an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aspects of neighbourhood characteristics.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possible problems of the endogeneity of police forces and crime risk perception and the potential sorting of individuals across neighbourhood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ime risk perception is reduced when non-victims exogenously interact with police forces. Moreover, neighbourhood variables, such as proxies of social capital and the level of incivilities, together with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have an impact on citizens’ crime risk perception.  相似文献   
64.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调查和研究蔚然成风,蒋杰是这次农村调查运动的典范。他身体力行,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显示了“用脚做研究“的实证研究的作风。其调查内容广博而丰富,涵盖人口、自然环境、教育等各个方面,并意图以精确的调查分析中国农村的症结,以求达到改良农村的目的。这些调查推动了中国农村调查研究的本土化进程,使我们对民国乡村社会及其诸多问题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5.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它肇始于中国,发轫于2001年。生态翻译学填补了译学“生态维度”的系统研究空缺,促进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本文分两个阶段回顾了2001年以来中国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状况,就其发展历程、研究队伍、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纵向总结研究;就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行了剖析;对生态翻译学的未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指出未来生态翻译学研究要加强理论研究的系统性、拓展应用研究的深度、完善研究方法和壮大研究队伍,培养领军人物;期望能够对当前和未来的生态翻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中国已成为光伏产品的出口大国,但由于核心技术缺乏等原因,目前仍无法成为出口强国。以近六年光伏产品的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CMS模型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存在的不足以及波动的影响因素,为切实提高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市场结构,实现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7.
A major problem confronting planning is the gap between transformative proposals and enduring urban development trends. The paper interprets interviews with 62 planners involved in a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a large region focussed on Toronto, Canada. Surveyed planners were asked about the obstacles they encounter when attempting to modify prevailing urban development. Mentioned obstacles are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s arising from three major perspectives on inertia: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al economy and path dependence. Interviews also highlight the role of planners' practical knowledge in identifying and interpreting obstacles, and the existence of a consensus among respondents ove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68.
Historically, the development literature concerned with Latin American labour markets has focused on job numbers and productivity. But given the persistence of large shares of informal and now otherwise precarious employment, the authors argue that meaningful analysis also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lications of occupational status for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recent decades, they conclude that most dimensions of this concept – including social protection – depend on the conclusion of a written contract of employment. This finding leads them to outline policy options for stabilizing formal employment and securing adequate funding for social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69.
潘先林 《学术探索》2007,2(4):95-103
本文从中国近代史学对民族史的研究、中国民族史学对近代史的研究两方面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认为近代史和民族史学科界线分明,较少交叉与对话,同时影响了两个学科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民族史视角"观点,主张从我国多民族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0.
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九届年会于6月13日至16日在宁波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的115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这次会议交流的论文74篇,论文提要16篇,内容涉及到楚辞文艺学、楚辞社会学等七个分枝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