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2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369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汉代保护小农政策述论@张仁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冯昌琳$济南第十八中学!山东济南,250101~~~~~~  相似文献   
62.
农民、民工与权利保护——法律与平等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冉井富 《南都学坛》2004,24(2):81-89
我国当前 ,农民和民工作为一个阶层 ,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 ,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许多领域受到了差别对待。无论是从马克思关于自由的内在限制和外在限制的观点看 ,还是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进程看 ,甚至从对社会分层持积极解释立场的功能主义理论看 ,这些差别对待都是不合理的 ,都是阻碍和制约社会进步的落后的上层建筑 ,因此它们构成了法律上的不平等。从经验现实的角度看 ,这些差别对待导致了一系列危害深远的社会弊端 ,例如限制了农民和民工个人及其子女的全面发展 ,破坏了社会的信任与合作 ,危害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等等。这些弊端也从反面证明了社会公正与平等的重要意义 ,突显了当前平等保护农民和民工各项权益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63.
小城镇建设与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小城镇建设,保证农民充分就业,有效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农民增收的基本保证。要着力推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首先应着力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来取代传统的土地保障制度,为小城镇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历年统计数据出发,通过对农村人均贷款与农民人均收入的实证分析,论证了信贷支持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增加农村的信贷投入,调整信贷政策以适应农村信贷需求的多元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
重新审视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是指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并以此获取生活资料的劳动者。他们与官府的矛盾构成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在封建社会体制内发生的阶级斗争,其作用主要是促进封建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向着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调整;它不承担推翻封建制度的历史使命,因而与严格意义的社会革命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6.
社会公正不光指结果公正也包括程序公正。城市边缘群体———农民工遭受歧视的症结主要出在程序的操作上。我们对理想的结果公正的追求 ,需要用对程序公正的尊重加以调节。公正需要而且可以在实践中把握。我们在追求结果公正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尽可能地实现程序公正  相似文献   
67.
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在九龙坡区陶家镇和海龙村的试点较为成功,其共同点在于注重以工促农、社会保障和土地集约,而在改革主导角色、农民身份转变和土地流转方式上各具特色。"陶家模式"和"海龙模式"的实践证明:中小企业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纽带,农民增收是统筹城乡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土地政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系统思考与政策创新。目前,两种模式的深化发展,面临土地政策供给不足、社会保障推力不够、城乡规划视野不宽、政策落实不到位、资源要素流通不畅、管理体制不顺等困难。应进一步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机制,加快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充分保障农转城人员的利益,推进城乡科学规划,破除农村投资樊篱,并提升各级政府的统筹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8.
在近代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榨盘剥,天灾频仍,致使农村社会动荡不安,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破产农民离村进城,成为近代历史上的城市"农民工".由于近代城市发展的有限性,根本无法吸收这些潮涌而至的农民,由此滋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农民进城极大地促进了近代城市化,冲击了封建传统观念.  相似文献   
69.
甘肃麦客以其极端的吃苦和耐劳,支撑着曾号称天府之国的关中农区的富庶与繁盛。论文以大量可搜集到的零碎文字记载为依托,试图还原一不为正史聚焦的几乎被当代史完全有意无意失忆的特殊群体之存在断面。  相似文献   
70.
在多年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从理论上对中国富农阶层的阶级属性及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我们必须自觉的向富农让步","不应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的策略思想.建国之初,这一思想得到了延续.然而,一场农业合作化运动使"消灭富农剥削"成为现实.看似突兀的转变隐含着的却是一种必然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