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8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管理学   70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352篇
理论方法论   432篇
综合类   7839篇
社会学   203篇
统计学   4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46篇
  2010年   647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710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813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565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61.
该研究把人的非完全理性和市场非有效对公司经理人投融资行为的影响融入公司价值的形成过程,构建了公司的价值体系,分析了公司价值形成的反身性机制。用公司价值预期与公司真实的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来建立实证模型,检验公司市场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的相关性。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公司价值创造效率与市场的价值预期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首先,市场对上市公司的价值预期存在偏离,表现为高估低内在价值的公司和低估高内在价值的公司;其次,这种市场预期的偏差对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具有显著的影响,表现为阻碍公司价值的创造。实证结果证明了公司价值形成反身机制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62.
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主体的行为选择方式的差异。传统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的“崇尚高消费,追求物质享受”的价值取向的弊端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到来日益显现。生态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其“崇尚节俭,追求创造”的价值取向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意象是诗歌的生命。鲁迅诗歌使用了大量的审美意象,融贯中西与古今文化诗学,形成了自己独立的体系。鲁迅诗歌意象为六种类型,以三组对立的形态出现,即:历史性意象/现实性意象;东方意象/西方意象;社会性意象/人化自然的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昭示了鲁迅忧国忧民的伟大人格,并形成鲁迅自己独特的诗风。同时,他的诗歌与我国传统诗歌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后起的新诗相比,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诗学的底蕴。  相似文献   
64.
企业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预算管理体系是规划企业资本活动的一种原则和方法步骤的系统。它的优势是可以协助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它的缺陷是可能导致企业决策失误及资源配置不当等,甚至威胁企业的存亡。从分析国内外关于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研究的缺陷入手,针对相关资本预算管理体系研究的不足,构建了新的资本预算管理体系。在这套新的体系中,加入了资本预算的基本前提、项目评估与决策系统、资本预算考评激励机制和资本预算修正机制,从理论层次解释了企业战略与资本预算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提高我国企业资本预算管理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5.
医疗风险分担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通过对医患双方冲突加剧现象的分析,探析有关医疗风险分担的行政立法和司法适法价值取向严重对立的原因,从社会本位角度提出对医疗风险分担法律制度予以重构。  相似文献   
66.
价值理念是环境资源法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而立法目的是立法者对环境资源法所要追求的价值的最直接、最明确的表达。环境资源法立法目的的差异实质上是价值理念不同的表现。因此,将环境资源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的环境资源法,其真正目的应该是保持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而不是保护这一整体中某一部分的价值。  相似文献   
67.
克隆人技术应用的“能做”与“应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哲学的维度 ,以对人的解读为切入点 ,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中 ,分析克隆人技术应用的“能做”与“应做”,反思并祛魅工具理性 ,寻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笔者认为 :在严格的意义上人是不可被复制的 ,克隆人技术至多只是开辟了人类繁衍、自身生命再生产的一个新途径 ;工具理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性与社会问题 ;试图在基因层次上确定“完人”终极标准的努力既不现实 ,又十分危险 ;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作为一种工具理性 ,必须有其目的性价值 ;在对克隆人技术及其应用采取理性谨慎态度的同时 ,应当对探究科学未知活动给予社会宽容。  相似文献   
68.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安乐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由于涉及到种种道德问题,安乐死在我国难以取得合法地位。我国儒、道两家代表的传统生死观对死亡价值的肯定和重视,为安乐死的合法性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9.
文章从学术研究水平、体系的完整性和创新性、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等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一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0.
审美理念系统,以其特有的知识形式反映着人类审美价值的阶位需求。文中论述了人类最有代表性的五种阶位需求,认为虽然它们都反映一定的审美本质,但从生命与价值超越角度考虑,它们的内在思想特色和精神追求,还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