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7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实践育人教育观不同于教书育人教育观。它以实践哲学视域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为哲学基础,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主从关系,强调实践性是教育的内在本质属性,其核心是确立和保障学生在教育中的实践主体地位。构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要坚持系统性、目的性、主体性和动态性原则。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昀基本框絮和构建思路为:构建以学生主体地位为本的目标体系,形成以学生自主发展能力为考核标准的动态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52.
根据电火花加工的动作特点,对已有的PMLSM 电机的伺服驱动器进行二次开发,即利用MSComm通信控件对伺服驱动器进行控制,同时开发了控制界面。利用开发的系统进行了试运行,并对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 )直线驱动装置进行了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测试,结果表明PMLSM直接驱动具有非常高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最后分析了影响精度指标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3.
永佃权制度是当今国际上普遍适用的一种土地制度,其作为抗战时期特有的一种土地使用制度,对于稳定租佃关系、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有其独到之处。目前,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已呈现诸多缺陷。我们可以借鉴抗战时期的永佃权制度,进一步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54.
本文简要介绍了奇点探测(SPD)技术和磁晶各向异性理论,并利用SPD技术在脉冲强磁场中测量了取向样品NdFe_(10)Mo_2C_x(x~0.8)及其母体的磁晶各向异性场,通过取向样品的X射线衍射分析了样品的易磁化方同,发现NdFe_(10)Mo_2C_(0.8)具备了研制高矫顽力永磁材料的内禀磁性。  相似文献   
55.
不变积和式的性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变积和式(permanent)在组合数学特别是图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计算它的值比行列式(determinant)困难得多,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采用‘0置1’等算法,对一类0—1矩阵作了讨论,并得到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56.
Facebook's use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popular around the world. Although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Facebook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in various contexts, related research in Chinese communities has been rare. The current study analyzed candidates' Facebook pages during and after the 2012 Taiwanese presidential election.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ve nature of Facebook, this study also compared the 1.0 (candidate messages) and 2.0 messages (candidate messages highlighted by “friends”).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hile the 1.0 messages emphasized policy more than character, the 2.0 messages emphasized character over policy. This study also suggests that politicians have shifted the main functions of their Facebook posts based on their roles in campaigning and governing.  相似文献   
57.
《Mobilities》2013,8(2):249-273
Abstract

This paper will develop and illustrate a concept of institutional viscosity to balance the more agentive concept of motility with a theoretical account of structural conditions. The argument articulates with two bodies of work: broad social theory of reflexivity as negotiating agency and social structures; and sociology of mobility and mobility systems . It then illustrates the concept of viscosity as a variable (low to high viscosity) through two empirical studies conducted in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that help demonstrate how degrees of viscosity interact with degrees of motility, and how this interaction can impact on motility over time. The first study explored how 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families cope with their children’s disrupted education given frequent forced relocations. The other study explored how middle class professionals relate to career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in rural and remote Queensland. These two life conditions have produced very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practices to make relocations thinkable and doable, by variously constraining or enabling mobility. In turn, the degrees of viscosity mobile individuals meet with over time can erode or elevate their motility.  相似文献   
58.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对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预告辞职权做出了重大修改,允许双方对预告辞职权进行约定,并且没有为“约定”设置限制。没有限制的“约定”极易失控,造成对事业单位在编职工的不公。公益维护与职工私权保护的平衡是职工预告辞职权制度的立法价值取向。公益维护的“必要度”成为“约定”的合理限度,而“必要度”的把握则应建立在对事业单位在编职工预告辞职权制度核心内容全面分析之上。  相似文献   
59.
相对于社会融合,社区融合要简单很多,但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借助已有研究,提出社区认同、社区参与、社区交往3个因子的社区融合因子结构,并且开发3个因子的12项指标。运用调查数据对12指标的3因子结构进行验证,证明了3因子结构的合理性。立足因子结构对农民工、非农外来工、户籍居民城市社区融合度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1)农民工和非农外来工都具有一定城市社区融合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低;(2)三个群体社区交往水平都较低,城市社区作为居民的家园、温馨港湾建设还有很大空间;(3)农民工和非农外来工城市社区参与水平远远低于户籍居民,户籍是社区参与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60.
探究消费升级与消费不平等问题对于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HIP 2013年和CHIP 2018年数据,结合近乎理想需求系统(AIDS)模型等实证考察了我国居民消费升级与消费不平等状况。研究发现,样本期间中等收入及以下群体的消费处于升级状态;消费不平等呈现下降趋势,且主要源于高弹性商品消费不平等的下降。G·Fields分解结果表明,持久性收入差距是影响消费不平等的最主要因素,且对高弹性商品支出不平等和城镇地区消费不平等的贡献更大,暂时性收入差距对消费不平等的贡献度也相对较高;城乡差距、教育差距和家庭规模差异对于消费不平等同样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度。因此,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教育差距和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对降低消费不平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