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5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3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264篇
理论方法论   74篇
综合类   1508篇
社会学   160篇
统计学   10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11.
由于没有先弄清犯罪本质与犯罪本质特征的关系,故国内刑法学至今还在回避犯罪本质问题,对犯罪本质特征也没有提出令人信服的看法。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犯罪本质是犯罪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着犯罪本质特征,而犯罪本质特征则是犯罪本质的外在体现;立于犯罪构成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和刑罚的目的与功能,犯罪本质应是犯罪人之于社会秩序的极端蔑视态度,而立于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区别,犯罪本质特征应是应受刑罚惩罚性。  相似文献   
12.
刑法理论通说基于我国刑法第89条追诉时效的规定,认为我国刑法中承认连续犯的观点,是对连续犯的一种曲解。对我国刑法中是否承认连续犯的考察,须从连续犯的理论入手,并考察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相关规定,而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目前还不具备连续犯的立法土壤。因我国刑法对同种数罪不实行并罚,连续犯与同种数罪的区分并无司法实践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刑法犯罪理论,罪过是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其主观方面的认定对于罪与非罪、以及量刑轻重意义重大。但环境犯罪主观方面具有不同于普通犯罪的复杂情况,司法实务中认定和证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十分困难。因此,应该在坚持过错责任原则和犯罪主客观相统一的基础上,采用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规定的斡旋受贿犯罪是受贿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刑法学界对于斡旋受贿犯罪的独立性及其构成要件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斡旋受贿犯罪立法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有关影响力交易罪的规定,对我国斡旋受贿犯罪立法进行重新审视,并对之加以重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的犯罪有增无减,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不外乎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落后的矛盾;在改革开放中,引起的人生观、价值观、信仰等发生偏差;在社会物质文明建设中,对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够;在管理过程中,管理机制不健全;社会控制能力在某些领域很弱等等。  相似文献   
16.
论过失危险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学界长期以来都对过失危险犯持否定态度 ,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刑法中增加规定由危险状态构成的过失犯罪。本文从过失危险犯的现状、立法根据、范围三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物欲型犯罪有其经济根源和直接原因 ,其动机、行为方式及侵害对象具有一些带规律性的特点 ;犯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决定了其犯罪动机和行为方式。尤其少部分身居高位、掌握实权的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个人财富、权力的不当追求 ,导致权钱交易、化公为私 ,造成国有财产的大量流失。这种犯罪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国有财产所有者虚位 ;应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犯罪的蔓延  相似文献   
18.
持有型犯罪立法理念偏差及价值冲突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持有型犯罪的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议一直存在,但是,目前刑法学界局限于研究如何界定“持有”的行为属性,以及持有型犯罪的定义、范围等形式层面,而不重视从立法意图、规范角度等实质层面评价持有型犯罪。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检讨了持有型犯罪的立法基准是否妥当、罪刑配置是否均衡、规范设计是否存在缺陷、立法价值取向等问题,指出持有型犯罪目前存在的理念偏差及价值冲突问题,并认为持有型犯罪立法不应扩张。  相似文献   
19.
洗钱罪是众多经济犯罪和有组织犯罪的派生物,具有对社会的危害性、过程的复杂性、方法手段的专业性、范围的国际性等特点。反洗钱是十分复杂的法治问题,涉及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要加大反洗钱力度,就必须在防治上狠下功夫,从思想、立法、执法、金融防范、国际合作等领域采取措施,要标本兼治,才能构筑符合我国情况的反洗钱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当前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危害极其严重。它具有组织性、反社会性、暴力性、经济性、垄断性、地域性、腐蚀性、政治性、扩张性、职业性等特点。这种犯罪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产生 ,有其历史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思想原因、社会方面的原因、文化原因、国际原因。打击这类犯罪 ,应完善专项立法 ;强化社会控制 ;落实综合治理 ;成立打黑专门机构 ;坚持斗争的持续性 ;铲除黑恶势力的后台 ;加强国际间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