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4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640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陈亮是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以义利观为核心的事功伦理独树一帜,勇敢地站在了当时的“显学”——理学的对立面。文章试从陈亮义利观的阐述着手,重点探讨其现实意义。陈亮对义利的定位及追求义利统一的事功伦理学及它所确立的价值目标,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构合理的义利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而且,其人性论着重于对人的活动及其人性本质的理解与关注,高扬了人的主体性,为现阶段的人学启蒙提供了理论借鉴;其强调“能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渊源;其“和同天人之际而使之无间”、“仁民而爱物”的“宇宙伦理模式”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也都提供了诸多的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102.
在台湾乡土文学的传统中,陈映真是极为独特的个案。作为乡土文学的主将,他却进行着都市题材的创作。“华盛顿大楼”系列小说显示了陈映真迥异于其他乡土派作家的创作姿态。陈映真介入乡土文学的独特方式,暗示着乡土文学的式微。  相似文献   
103.
陈云以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指导,结合“和平演变”发展的特点,深刻揭示了“和平演变”的本质;他新时期关于反和平演变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防止和反和平演变的思想,并与其经济建设思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相辅相成,具体指导了新时期反和平演变的斗争实践。这一宝贵思想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是长期的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04.
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中,陈天华欲求振作之方,行救国之实,比较“注重精神上的学问”。他揭露批判国民寡廉鲜耻、自私自利,官吏贪恋官位、畏死无为,留学生空谈救国、言行相悖,汉奸丧灭天良、助纣为虐等堕落人格。围绕道德救国,他系统阐述了在价值取向上以爱国为核心,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德私德、义务权利统一,在道德内涵上国民应具有独立自由平等、合群团结尚武之精神,在人格范型上崇尚近代国民人格等思想,并积极诉诸实践,最终以蹈海殉国方式使这一道德救国思想获得升华。  相似文献   
105.
陈老莲《水浒叶子》自明末问世以来,在民间影响深远。三百多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曾经出现过三次研究高潮:一是明末清初,二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三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的二十几年。  相似文献   
106.
长期以来,有的学者由于缺乏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未能准确把握其有关见解,有的人还把陈云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许多人似乎不知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的概念最先是由陈云提出的。邓小平曾赞同陈云有关改革的思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陈云讲计划经济,强调的是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他一贯反对命令主义和主观主义,主张在计划经济中留有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107.
陈独秀、胡适、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期间 ,都崇信科学 ,相信科学万能 ,注重吸收和宣传西方科学 ,主张欧化 ,以促进中国文化的科学化。但他们对科学内涵、科学范围及科学在未来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的阐释却各不相同 ,从而为中国科学思想和科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的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108.
本文通过对鲁迅与陈独秀等人《随感录》的比较,分析了他们在《随感录》内容指向、提炼与构思、文风特征及艺术品性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对比性显示了鲁迅关注中国现实问题的独异视角和艺术上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时务学堂创办过程陈宝箴对湖南新旧势力的态度、陈宝箴与梁启超在目标与做法上的差异,去探讨陈宝箴在这一时期的思想,认为:陈宝箴在湖南对维新运动采取相当开明的态度,但又不赞成康、梁变法改制的思想,并对之严加批评。  相似文献   
110.
陈云在1932—1933年间,多次到闽西苏区指导开展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陈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苏区工人的经济斗争》及《怎样订立劳动合同》二篇文章,科学地提出了在红色区域如何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指导,教育党和工会干部要把党的方针、政策灵活地运用于工人运动实践,指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斗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为苏区工人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指明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