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5篇
理论方法论   29篇
综合类   229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同时期同类学校的比较,分析吉林省属高校人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阐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2.
中国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构建慈善事业的社会治理模式,运用现代组织理论对中国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倾向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中国慈善组织的行政化倾向导致了慈善组织中的官僚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慈善组织"控权"功能的缺失,文化传承过程中中国民间慈善意识缺乏延续性;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是建构慈善事业的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一种与政府民政部门之间积极合作、公平竞争的慈善组织。  相似文献   
53.
民国北京政府的慈善立法主要涵括慈善行政法规、慈善团体法规、慈善捐赠及其褒奖法规和慈善税收优惠法规四方面的内容.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慈善立法尚处于初创阶段,还不够完备和系统,立法层次也低,多为法规章程.但是,民国北京政府的慈善立法仍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南京国民政府慈善立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还规范和引导了民国前期民间慈善事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法制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转型,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了慈善意识.  相似文献   
54.
慈善组织的民间属性决定了其公信力来自于民众的信任。然而,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在较长时间里较低。目前,慈善组织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透明度,建立严格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实行全方位监督,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才能扭转慈善组织的低信任度。  相似文献   
55.
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辽宁省省属国有企业作为全省国有经济的骨干力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辽宁省省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和优势,形成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的战略布局,对为省属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6.
美国慈善事业是全球慈善事业的楷模和领头军,我们对美国慈善事业的关注大多集中于慈善家、慈善捐款等物质因素,而对其慈善意识的关注相对较少。美国人的慈善意识源于基督教的慈善观念,历经了边疆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对极端个人主义的修正,平等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补充,经过卡耐基等人的理论总结,通过美国新政的实践,逐渐地得到了完善。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给我们许多启示,对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不无借鉴意义:应该吸收基督教的有益成分,对极端个人主义进行调节,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57.
《Home Cultures》2013,10(3):305-331
  相似文献   
58.
中国慈善组织的法律形态及其设立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慈善活动开展热烈,但"双重许可"设立原则使中国慈善组织的设立平添障碍,慈善组织法律形态呈现单一型设置状态,非法人形态的慈善组织未被有效定位,慈善组织本身存在"非法"现象。而中国政府对民间团体过于审慎的态度和非法人团体立法规定的模糊,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市场经济下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为保障中国慈善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慈善组织规模的扩大、规范,有必要确立慈善组织法人和非法人团体并存的法律形态,并明确设立规则,从多个层面为中国慈善事业法律体系的建构提供良好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59.
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慈善捐赠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根据对青岛市企业慈善捐赠现状及特点的调查和分析,应在选择捐赠合理运行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增强捐赠主体能力三大方面采取相关对策,以促进青岛市企业慈善捐赠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0.
慈善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慈善意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慈善的认识、判断、了解和感知能力。当前,我国公民慈善意识发展水平总体良好,并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相吻合,亟待提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受外在因素影响,也受公民自身素质的制约。培育公民慈善意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