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0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96篇
民族学   19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83篇
理论方法论   162篇
综合类   1600篇
社会学   11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农户种植业风险及其认知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上海、山东、湖北和安徽五个不同地区660户农户实地访问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户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户更关注农产品产量而非市场价格波动;在地区和作物层面上,具有不同生产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户对种植业生产经营风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农户弱化种植业风险主要倾向于依靠自身的力量而较少依靠农业保险、农业组织及政府等外部力量。政府需要从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加强对农资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业保险的发展等方面入手,提高农户弱化生产经营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2.
大学生网络迷航现象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网络迷航现象展开调查,围绕其中典型的网络迷航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避免、减少网络学习过程中的迷航对策与方法,以进一步提高网络认知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23.
隐喻是一种概念化的思维方式 ,具有创造新意义和提供看待事物新视角的独特作用 ,并随着人们认知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交替。本文侧重探究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24.
论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片面强调重知识传授而轻情感交流,学生表现焦虑紧张、课堂氛围沉闷单调,缺乏自尊自信心理,应关注学生情感因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保护学生自尊情感,关注学生心理调适,激活学生情感力量,创造和谐情感气氛。  相似文献   
25.
讨论了NURBS曲线和节点矢量、控制点和基函数对曲面形状的影响,给出了NURBS的算法分析及其实现方案,最后,将NURBS曲面与老式曲面(如B样条、Bezier曲面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6.
重读《实践论》《矛盾论》的新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践论》与《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在《实践论》与《矛盾论》中,蕴涵着有待于我们继续深入挖掘的理论富矿。在《实践论》一文里,毛泽东强调了人民群众这个实践群体的重要性,《实践论》是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具体体现。在《矛盾论》里,毛泽东强调斗争性的绝对性与同一性的相对性,从理论上看,斗争是手段,同一是斗争的目的与归宿;从历史上看,在人类发展的漫长的历史中,同一性是长期起主导作用的东西,否则,人类的文明就不复存在;从现实来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里,更要着力挖掘同一性中的各种积极的要素,以促进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矛盾论》中还蕴涵着"立体思维"的思想,立体思维是辩证思维的现代发展,唯有它才能更有效地克服人的主观性与片面性,才能成倍地提高生产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7.
社会认知经典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认知是指个人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的感知与判断的过程。从 1 93 0年代开始 ,社会心理学家就已经对此问题开展研究。 1 947年 ,J.S .Bruner在以往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社会知觉概念 ,并且进行了相关实验 ,开启了现当代社会认知研究的大门。 1 970年代后 ,社会认知研究开始广泛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尤其受到信息加工理论的深刻影响 ,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文章在把握社会认知研究的历史脉络基础上 ,评述几个在社会认知研究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研究。  相似文献   
28.
“以人为本”里“本”的含义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应当加以辨析。本文认为,“以人为本”里“本”的含义,首先具有本体论的含义,即人的社会物质劳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本体;其次具有价值论的含义,即在价值体系结构里以人的价值为本,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相比较居于第一位,是最高的最重要的根本性的价值;再次,具有认识论的含义,即人是认识的主体,又是当代认识论的根本对象和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9.
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罗默的阶级—剥削对应理论是通过使用了理性选择的个人主义方法论原则中的"合作博弈"理论阐述了其社会公正思想。其独特研究方法的运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剥削与阶级理论,对于我国现阶段社会公正理论的确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局部理性市场的预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个发育不完善、组织效率较低的商品或资本市场中,不同的市场主体拥有不同信息并产生预期模式的差异,由于交易者之间的信息屏障在短期内无法有效消除,导致预期的异质化长期存在并使市场仅具有局部理性.局部理性市场价格的稳定性取决于理性投机与非理性交易行为的力量对比,而不成熟市场经常显现的过度波动性则往往是理性投机处于弱势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