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2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9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718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2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莎士比亚《一报还一报》一剧以克劳狄奥与朱丽叶的婚前私通为主要伦理线,展示了维也纳法治下个人私通和公共淫乱两类人的跌宕命运,着重探讨了维也纳城的伦理混乱,以及在主政者的伦理秩序重构中个人私通者由悲而喜和公共淫乱者由喜而悲的命运转向,旨在指出在西方前现代社会中,对基督教伦理规范的认同与否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转向。  相似文献   
22.
《女铎》是创刊于1912年,停刊于1951年的一份较有影响的妇女刊物。除了宣扬基督教义,还致力于提高妇女道德及普及新知识。《女铎》发表的小说多展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温馨,所关涉的主题多为呈现于婚姻家庭中舍己的爱,这种爱又多是经历生活的艰难及双方的摩擦后而得的,因而显得愈发可贵。其中的女性常常不是软弱无力或哀怨愁苦,而是具有自尊自立自强的人格、直面人生困境的勇气以及对家庭邻舍的责任等美德。小说呈现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个体生命成长与贡献社会之间的平衡意识,揭示出新女性在个人与他者、感情与事业、社会与家庭等方面的调和努力,并本着建设的目的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因而是对现代女性争取恋爱及婚姻自由之后道路的继续探索的体现。较之那些止于冲破旧家庭的新女性的塑造之作,无疑是一种深入;较之很多新文学作品中灰暗失败的新女性生活,也是一种积极的婚姻家庭模式的建造。  相似文献   
23.
赵健秀小说《唐老亚》重建华裔美国人精神和文化形象。在小说中,作者重新刻画了华裔美国人积极的精神风貌,书写了华裔先辈修建铁路但被美国白人社会所隐没的历史,重新解释了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儒家思想,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经济上被囊括与社会政治上被驱逐的尴尬境地,从而对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在精神上和文化上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24.
阳宁东 《民族学刊》2014,5(2):67-71,126-127
随着我国民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开发中过度“商业化”和“表演化”的倾向日益突出,旅游者由此而产生的真实体验需求也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一些旅游开发商开始将“真实性”作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不断提升游客体验质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偏重于“真实”符号的堆砌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片面强调“真实”场景的打造而缺乏对细节生活片段的展示,以及在展出中过度追求艺术化、精品化而忽略了旅游体验的娱乐性和大众性等。本文通过对九寨沟《藏迷》中“真实再造”的个案分析,指出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利于民族旅游中“真实再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5.
现代设计方法的发展和使用,使铁路车辆设计变得越来越快速高效。在行李车改造为发电车过程中,首先根据车架结构对车厢进行布局设计,其次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改造后的车辆车架系统从强度和刚度方面进行计算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使用APDL语言对车架薄弱环节和不合理结构进行改进。最后,对改造后车架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确定有害频率和振型,并采取有效减振措施。从研究结果看,改造后的车辆车架能达到安全使用的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26.
在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当中,<红岩>是社会影响最大的一部小说,作品成功塑造了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并以生动而感人的故事情节,书写了知识分子革命者的钢铁意志和精神炼狱,进而成为了广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政治"教科书",由此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27.
试论西部大开发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重构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重构的必然性、多元性、个体自愿性、长期性等特点的分析,论证并指出:西部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重构是必然趋势,并且这个重构是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应以个体自愿的原则为基础,让各种文化的主人从多元的社会文化取向中自主选择取舍,以达到“中和位育”的最终结果,在西部民族地区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混一的文化环境。与此同时,笔者对学术界中值得商榷的提法也进行了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28.
论汉儒易象观与茶山的易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儒本之《易传》,凭借当时自然科学知识,转换话语系统,提出了新的易象理论,重建了偏于天道的象学体系。丁茶山一方面坚持汉易立场,反对王弼义理之学;另一方面通过反思检讨汉代易象学说,实行了对汉代易象的重建,推动了汉代象数易学乃至整个易学的发展。茶山之象学研究,与中国清代乾嘉前后易学研究遥相呼应,形成了东亚汉易复兴的思潮。  相似文献   
29.
从新意识形态研究范式论证司法公开正当性成为人们的惯常路径,其最大问题是忽视司法公开及其保障机制背后的非法律因素、资源配置或司法体制方面的问题.实际上,司法公开成为一种司法技艺.通过赋予程序选择权、参与权,司法公开机制勾连当事人和社会公众力量互动,最终激活了司法机关权威的“重生”.  相似文献   
30.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准则,是养老敬老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农村社区的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孝道的维持机制失去了效力,乡村孝道的评价标准变得功利化和理性化.为了解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养老问题,要对我国传统孝道进行重新解析和定位,转变孝道关系双方的观念,实现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