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9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10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63篇
理论方法论   77篇
综合类   2484篇
社会学   77篇
统计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314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方兴未艾的中国红色文化研究,首先需要面对的是从革命文化到红色文化的概念转换,这一概念转换以及与当下社会语境的关联,是当前文化研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学术现象,但学界对之探究甚少。这里尝试构建适应红色文化研究的概念逻辑,采用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对革命文化向红色文化的概念转换加以研究。革命文化与红色文化都是以革命为主导理念的文化形态;但红色文化同时还是当前特别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这一概念转换是在重新认识革命与革命文化的时代语境下发生的,红色教育、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产业开发,是红色文化兴起的主要契机,凸显了当前社会对革命文化的资源属性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后革命时代境遇下革命话语的转型。  相似文献   
82.
钟洁  覃建雄  蔡新良 《民族学刊》2014,5(4):53-58,118-119
旅游资源开发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必将直接危及当地生态安全。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其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关系着长江流域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寻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保障机制,以期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3.
阳宁东 《民族学刊》2014,5(2):67-71,126-127
随着我国民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开发中过度“商业化”和“表演化”的倾向日益突出,旅游者由此而产生的真实体验需求也更加强烈。在此背景下,一些旅游开发商开始将“真实性”作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不断提升游客体验质量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偏重于“真实”符号的堆砌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片面强调“真实”场景的打造而缺乏对细节生活片段的展示,以及在展出中过度追求艺术化、精品化而忽略了旅游体验的娱乐性和大众性等。本文通过对九寨沟《藏迷》中“真实再造”的个案分析,指出上述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利于民族旅游中“真实再造”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4.
自贡市观光农业虽然近几年蓬勃兴起,观光农业项目数量增加较快,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文章在对四川观光农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自贡观光农业为例,探讨了自贡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自贡观光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5.
青海民俗文化的发掘与青海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民族个性鲜明,是青海旅游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对青海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提出了开发中的一些思路,旨在说明,促进青海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挖掘青海旅游文化之内涵。  相似文献   
86.
试论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的若干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民族社区的文化旅游开发时,应该坚持以民族社区居民为本的宗旨,以实现民族社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在进行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时,必须坚持社区文化建设原则,居民参与原则,普遍受益原则,以及伦理原则.这四项原则既直接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持续进行,也关系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开发能否最终促进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7.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是我国最后一个移民乡和惟一一个驯鹿养殖基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其经济发展必然走驯鹿产业化和发展原生态旅游业之路,发挥城乡边缘区的补充功能,借区域经济发展之力,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8.
拉萨市旅游业在起步后的20多年间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使旅游业已经成为拉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推动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拉萨市将向生态化、国际化的旅游名城迈进。  相似文献   
8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框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单纯的记录、保存和隔离的做法,不能有效地保护。本文提出引进旅游市场机制,调动政府、商家、学者和文化主体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相似文献   
90.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现象难以完全用"工业决定论"来解释,服务业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流通业和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具有较强的集聚功能和就业吸纳能力,还具有较强的城市经济功能和服务功能,成为城镇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首先对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建立P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后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模型,从全国、区域及行业层面对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强度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归纳协调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以流通业、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服务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和稳定均衡关系,能够推动城镇化发展;早期由工业化推动的城镇化水平高于流通业和旅游业,后期两者逐渐缩减与城镇化的差距,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存在区域差异;耦合协调发展模式归纳为演化趋同型和发展同步型,发展同步型组合内各系统发展水平相对一致,有助于快速提升耦合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