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01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450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贫困大学生不但承受着物质上的困难,某种程度上也面临着心理上的压力.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自卑与自尊并重、封闭与表现同在、倚赖与叛逆共有、焦虑与虚荣并存的心理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他们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可以通过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切实有效的教育引导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途径使贫困大学生顺利走出心理困境.  相似文献   
102.
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大量选择信访救济而不相信司法救济,有司法腐败、司法不公,法院受理案件范围过窄,诉讼成本过高,传统"青天"情结和"官本位"思想以及对司法公正和司法程序存在认识误区等诸多原因。这种信访不信法的状况,并不能使矛盾得到普遍、彻底解决,相反,有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也会进一步弱化司法权威,损害我国法治建设。因此必须对我国信访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要相应对我国司法制度、诉讼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公正、顺畅、高效的司法救济渠道,以解决信访救济中存在的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103.
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救助是儿童福利事业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命题.随着社会发展,民间组织快速发育,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的救助工作中,政府对我国的儿童保护提供了制度上和物质上的双重保障,而民间组织则发挥了整合社会资源,弥补政府资源不足,推动服务专业化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多种着眼于儿童发展的科学救助模式.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民间组织的救助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弱势儿童救助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4.
行政执法有奖举报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单一角度理解其法律属性已不能满足我们充分认识这一制度的需要。国务院及其办公厅的规范性文件见证着有奖举报制度的发展历程。以现有规范性文件为实证分析样本,我们可以发现,有奖举报制度分别以行政执法的辅助手段、公众参与的特殊方式、权利救济的重要渠道等样态体现在这些规范性文件中,这些样态实际体现了有奖举报的三种法律属性。在传统行政法学理论中,行政允诺是最可涵盖有奖举报不同样态的适当概念。  相似文献   
105.
明清时期,徽州一直粮食奇缺,但它有较完备的救助系统。明初,徽州主要由官府实施备荒和救荒措施,但明中叶以后官方的备荒和救荒系统趋于式微,而民间的社会救助系统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末民初。民间备荒行为在平时以建设义田和社仓、义仓为主,而救荒措施除了散粮赈济,还包括施药、施棺等措施。明清徽州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实施民间社会救助,一方面是由于官府的奖劝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宗族的有效组织。  相似文献   
106.
In this study, we consider the supplier selection problem of a relief organization that wants to establish framework agreements (FAs) with a number of suppliers to ensure quick and cost‐effective procurement of relief supplies in responding to sudden‐onset disasters. Motivated by the FAs in relief practice, we focus on a quantity flexibility contract in which the relief organization commits to purchase a minimum total quantity from each framework supplier over a fixed agreement horizon, and, in return, the suppliers reserve capacity for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mise to deliver items according to pre‐specified agreement terms. Due to the uncertainties in demand locations and amounts, it may be challenging for relief organizations to assess candidate suppliers and the offered agreement terms. We use a scenario‐based approach to represent demand uncertainty and develop a stochastic programming model that selects framework suppliers to minimize expected procurement and agreement costs while meeting service requirements. We perform numerical experiments to understand the implications of agreement terms in different setting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upplier selection decisions and costs are generally more sensitive to the changes in agreement terms in settings with high‐impact disasters. Finally, we illu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our model on a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107.
Floods are the most frequent category of disasters worldwide. Among all geographic regions, Asia has suffered the most. While there are several ongoing humanitarian efforts and initiatives, we believe there is a new opportunity to coordinate “last mile” humanitarian efforts in the event of a flood using micro‐retailers. Because micro‐retailers are the “last mile” nodes in traditional retail supply chains in many Asian countries, we propose the use of social enterprise to buttress these supply chains for distribution of essential goods by coordinating with micro‐retailers before and after floods. We also present a stylized model to quantify the benefits of doing so.  相似文献   
108.
《春秋穀梁传》的救助思想包括救灾思想、救荒思想、救国思想、救民思想四个方面。核心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确保社会的健康和稳定。这是《穀梁传》的大智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性自主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其内容主要包含保持权、反抗权和选择权。我国民事立法对性自主权的规定不足,导致受害人无法得到全面的民事救济。只有在实体法上建立健全性自主权侵害的民事救济制度,方可真正实现其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10.
面对大学生暴力,日常追问最多的是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水平与人格修养,以及学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责任,然而由此建立的暴力治理技术依然是手足无措.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生暴力的治理技术与面向及其来源.实际情况表明,纠纷是大学生暴力的直接动因,抑止和治理暴力的最优方案是纠纷的及时救济,如若仓促地处理当事人或者对事件不管不问,则会埋下更大的暴力隐患.另外,要对"钉子户"进行另类治理,因为过于宏大的素质教育与安全管理对其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