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555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封神演义》是明代的一部神魔小说 ,它是在《武王伐纣平话》基础上经过大量扩充、演绎而成的。它诠释、补充、丰富了史书对殷末这段历史的记载 ,使纣王的暴行与武王伐商事件具体化、情节化 ,为殷末史的流传奠定了基础 ,提供了条件 ,使三千年前晦暗不明的殷末历史在下层百姓中得到了有效的普及与宣传  相似文献   
52.
排孔开新与国民性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国 《河北学刊》2003,23(3):174-178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 ,文化新人为着中国现代文化价值的重建和文化信念的确立 ,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激烈的排孔开新 ,由批判旧文化旧思想到重视社会主体———人的问题 ,主张进行国民性改造 ,这就为五四时期的排孔开新找到了一条新路。这样 ,国民性改造问题 ,就成为排孔开新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关系链条中的一个关节点。国民性改造的讨论在排孔开新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这是新文化运动进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对问题讨论的一种深化。因为新文化运动的出发点是国家发展、民族前途的根本问题 ,因此 ,它不会满足于思想文化领域的破与立 ,必然要以社会主体的根本改善为问题的解决和答案。  相似文献   
53.
曲岩 《学术交流》2005,(3):176-179
东北抗日联军一路军在杨靖宇同志的率领下转战于氵蒙江、抚松、临江等地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在艰苦的斗争岁月中,抗联依托这些地区的村屯部落,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帮助和军需给养,从而得以坚持抗战。因此,这些村屯部落对抗联的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其中的村屯部落的重要作用被载入史册,但有的却因诸多原因而不被人知晓。湾沟就是那些不被人知晓、但曾对抗联抗日起过重要作用的村屯部落之一。  相似文献   
54.
郑大华 《齐鲁学刊》2006,4(2):24-29
抗战时期钱穆的文化复兴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反对清末以来一些“革新派”的史学家和思想家以西方文化为评价标准,不加分析地把中西历史文化传统与性格的不同,看成是先进(西方)与落后(中国)的区别,把自秦以来二千年的中国历史都说成是“中古时代”或“封建时代”的历史,否认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甚至自我菲薄,把中国历史文化说得一无是处,而主张对中国历史文化要有“温情与敬意”;二是对中国文化特殊性的阐释,在考察中国文化赖以产生的独特环境的基础上,就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在政治、经济、人生观念和宗教等方面的不同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中国文化演进过程的四期说;三是对文化复兴之道路的探索,主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来接纳或吸取西方的科学。  相似文献   
55.
从数量关系看抗战时期美国“租借”援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凡一个国家援助另一个国家或集团 ,不会仅仅是因为同情而施予。从美国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几组数据来看 ,不难发现美国“租借”援华是受其国家利益所支配的 ,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 ,对中国抗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对纵容蒋介石打内战所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56.
贺圣达 《创新》2007,1(1):17-23
本文在东盟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特点的大背景下,考察了当代东盟与中国的关系,认为现阶段中国—东盟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分析了东盟作为一个东南亚国家的区域性组织对华政策的基本定位、核心内容、重要目的,提出东盟对华关系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整体(东盟)、两大板块(半岛和海岛)和10个国家三个局面,探讨了近期和从更长时期看影响中国—东盟关系的一些重要因素,并对进一层深化和发展中国—东盟关系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7.
汉代蝗灾论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文华 《唐都学刊》2003,19(1):45-47
蝗灾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汉代蝗灾在时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季节性 ,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地域性 ;成灾面积广阔 ,灾情严重 ;蝗灾具有群发性、连锁性特点。对后世开展治蝗、灭蝗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8.
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中国依照公约规定修改和完善相关刑事立法是应履行的国际义务.针对中国刑法中有关贪污受贿罪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存在诸多差异,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修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59.
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生成与演变,与民族危机的发展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刺激息息相关。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成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酝酿;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使民族危机继续加深,刺激了民族复兴话语的进一步发酵,中华民族复兴观念初具雏形;1931年"九一八"事变把中华民族推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在民族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复兴观念迅速定型,并很快流衍为一种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思潮;1937年"七七事变"的发生使"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发展,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流行话语的民族复兴思潮趋于深化、高涨;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近代以来抗击外国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的转换枢纽与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0.
《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将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规定为国际犯罪,中国作为《议定书》的缔约国理应通过国内立法予以回应,但现行国内刑事立法没有与之对应的罪名,而是按照外延相当宽泛的包容性罪名惩治,两个罪名的差异性致使国内法在应对本罪时处于尴尬境地。为切实履行缔约国义务,借鉴其他国家的国内立法,有必要在中国刑法分则第二章中增设劫持大陆架固定平台罪和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罪两个罪名,并相应地配置不同的法定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