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9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58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9篇
丛书文集   559篇
理论方法论   177篇
综合类   2777篇
社会学   414篇
统计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5 毫秒
21.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目前“超级女声”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深受许多年轻女生的欢迎,并且也在大众文化界引起巨大轰动。仔细分析的话,“超级女声”同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对其有许多突破的地方,具有许多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22.
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三次危机。对于中西比较文学来说,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就目前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现状而言,要紧的还是脚踏实地,多做研究。要对国际学术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提出并解决已有的理论话语未曾涉及的理论命题,真正做到理论创新,从而争取国际文化对话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3.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试图论述鲁迅思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4.
吴兴姚氏起自汉末、孙吴时期 ,此后长期衰微 ,仕途不畅 ,沦为“贱族”。然因其有文化 ,姚氏不仅得以保持“素族”的本色 ,而且在南北朝后期有所振作 ,至唐代宦位荣显。由于儒家文化的熏染 ,姚氏子弟多有忠义与孝义之行。就其家学言 ,姚氏早期以通晓儒家经术知名 ,南北朝后期注重文史 ,至隋、唐终得大成。同时姚氏精于医术 ,在北朝倍受重视 ,这为其家族地位的上升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25.
人们对口译的研究常常强调口译的过程和技巧,但是对于一次具体的会议口译,会前的准备工作往往起关键作用。文章将具体谈论如何准备会议口译。  相似文献   
26.
先秦杂家是以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为其宗旨,以不主任何一家、融合百家为其理论方法,有《尸子》、《尹文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尉缭子》等为其代表作的先秦学术派别。先秦杂家是在战国中晚期社会历史大一统趋势和学术融合思潮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充当了战国诸子学向汉代经学过渡、学术形态转化时期知识与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传递者。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中学生物学教学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8.
浅议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身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面对社会变革和竞争压力 ,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而高职学生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基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现实 ,本文分析了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9.
对大学办学传统和特色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学传统是学校办学经验、思想、理念等社会因素的集大成,办学特色是学校的办学风格。办学传统与特色在现代大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0.
当前 ,中学生常见的不良性格主要表现为偏执、怯懦、猜疑、狭隘、孤僻、抑郁等。这些不良性格的存在 ,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必须采取有效的矫治措施 ,具体方法可采用积极的暗示调节法、自我安慰法、意识疗法、回归自然法、自得其乐法和自我检查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