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13篇
  免费   1158篇
  国内免费   205篇
管理学   815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382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86篇
丛书文集   2619篇
理论方法论   3416篇
综合类   13820篇
社会学   4784篇
统计学   14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326篇
  2022年   211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692篇
  2018年   711篇
  2017年   837篇
  2016年   843篇
  2015年   827篇
  2014年   1412篇
  2013年   2844篇
  2012年   1681篇
  2011年   1585篇
  2010年   1243篇
  2009年   1327篇
  2008年   1399篇
  2007年   1714篇
  2006年   1648篇
  2005年   1390篇
  2004年   1185篇
  2003年   1176篇
  2002年   885篇
  2001年   796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is article shows the influence of being a refugee from Latin America or a nonrefugee immigrant from southern Europe or Finland on self-reported illness, controlling for social factors and lifestyle. The study population consisted of 338 Latin American refugees, a random sample of 396 Finnish and 161 southern European immigrants and 996 age-, sex- and education-matched Swedish controls. The data were analysed unmatch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 main effect models. The strongest independent risk indicator for long-term illness was being a Latin American refugee (estimated odds ratio (OR)=2.96,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2.19–3.82).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being a Latin American refugee and period prevalence, ill health and unsatisfied need for care. Being a southern European or Finnish immigrant was a risk indicator of ill health but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other dependent factors. Not feeling secure in daily life was a strong risk indicator for long-term illness and ill health (estimated OR=1.89, 95% CI=1.26–2.76 and OR=3.04, 95% CI= 1.97–4.48) respectively). Being a Latin American refugee was equal in importance to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such as overweight and not taking regular exercise for long-term illness and ill health.  相似文献   
42.
非文科专业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改革是时代的呼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 ,是 2 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3.
半个世纪以来 ,李约瑟博士提出的难题 ,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文仅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再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 ,其特征是高度集权、封闭禁锢、以人治代替法制 ,这种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内向的、稳定的、隔绝的文化机制。因此 ,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4.
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引起世人关注。本文从我国农村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推进民主进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45.
讨论了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通过建立教育投资模型,训练投资模型及流动投资模型,指出了正规教育投资,在职培训投资,迁移与流动投资对人力资本收入能力的影响。经分析表明,个人的人力资本现时存量与个人的未来收入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46.
对林业税费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工具———供给和需求曲线 ,以商品林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林业税费的作用机理和内涵。该文认为商品林生产具有正的外部性 ,市场失灵使生产者将不能提供社会真正所需要的商品林数量。在封闭的市场条件下 ,林业税费会直接成为价格的一部分 ,商品林生产者应当能够获得正常利润 ,与税费高低无关 ,但会使一部分林地退出生产。林业补贴是一种负的林业税收。在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内商品林供应量低于没有林业税收时的商品林供应量 ,更低于考虑社会生态需求时的商品林供应量 ,造成巨大的社会福利损失 ,应减免林业税费、增加林业扶持、取消价格管制。该文进一步研究了与林业税费密切相关的森林采伐限额政策 ,认为对商品林应该完全取消采伐限额政策  相似文献   
47.
在对已有公司治理理论评述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两个方面,论述说明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将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主体。提出谈判控制理论,以资本剥夺程度的强弱作为衡量谈判控制力大小的依据。对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论是谁侵蚀谁的利益都必须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应以两者是否在谈判控制的平等合约内建立作为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认为判断控制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应该是专有性大小。提出分类治理的理念,得出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48.
在生物进化与人类进化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类的进化已日益集中反映在文化的进化上 ,从而使得它与生物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方式。对于属人世界的生物进化来说 ,既存在自然选择式的客体中介 ,又存在社会选择式的主体中介 ,在当今世界所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和各种“人类危机”面前 ,我们更需要确立和谐型的社会选择  相似文献   
49.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整个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恩施州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制定了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恩施州应该坚持“举西部旗、打民族牌、唱特色戏、建生态州”四位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这是根据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恩施州的宏观实际所作出的必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0.
社会性别与深层道德结构--择偶、性的道德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男权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环境中,男女在择偶和性的道德模式上存在着完全不对等的规范,男女占有不同的社会资源,这些被长久地视为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现象。文章试图从社会性别视角来探究隐藏在择偶和性风俗习惯背后的不平等的道德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