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2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15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The quant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is measured after 2‐mm sieving in Japan for risk assessment of direct soil ingestion.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ize of soil particles and quantity of heavy metals in soil, and the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of soil adhered to children's hands, and the risks of direct intake of soil considering the particle sizes ingested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maller particles had a tendency to contain more heavy metals than bigger ones, that the particle size of approximately 90% of the soil particles from playgrounds adhered to children's hands was less than 100 μm, and that 2‐mm sieving in preparation for measuring heavy metal content caused underestimation of the risk of direct soil intake. The amount of heavy metals on children's hands after playing outside was investigated. Various metals and soil were adhered to their hands, and the amount of soil adhered could be estimated from the concentration of metals. To develop accurate risk assessment, the particle‐size distribution of ingested soil and more detailed scenarios of soil intake are necessary.  相似文献   
92.
黄野萝——著名土壤学家,早年参加南昌八一起义,后留学国外,获双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从事大学教育和科研工作。对江西土壤调查、红壤改良、农业综合治理、耕作制度改革、高等学校土壤课程设置与改革、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3.
在无石灰性潮土上进行12年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合施用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肥效最好。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冬小麦为1.6:1,夏玉米为1.25:1。每年施含氮9.2~18.4kg 的有机肥,配合施含氮9.2~18.4kg 的无机氮肥,平均每年增加土壤有机质0.04%~0.06%,全氮量0.001%~0.003%,碱解氮2.4ppm 左右,有效磷0.083~0.79ppm,有效钾0.66~1.48ppm,而全磷量与土壤缓效钾略有增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土壤养分因素,以土壤碱解氮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贡献最大。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合施用能增加土壤脲酶、土壤磷酸酶与土壤蔗糖酶活性。这些酶的活性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也有较好的肥效,氮磷肥配合对冬小麦的效果优于氮钾肥配合,而对夏玉米则是氮钾肥优于氮磷肥。  相似文献   
94.
油气资源开发过程扰动资源开采地的原始地质地貌和水文情况,成为影响油气产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补偿主体界定不清、补偿客体未统一、补偿标准有局限、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受限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完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体系、从补偿给付主体和补偿接受主体以及补偿实施主体三方面明确补偿主体、确认补偿客体为水土环境生态利益、依据油田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面积折损的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补偿标准、拓宽补偿途径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油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95.
通过工程实例说明泥水平衡顶管技术的施工方案设计和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6.
经连续四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白五花土上施用有机肥,有明显的培肥增产效果,并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高。在有机肥源有限地区,采用两年为一个周期集中施用,对白五花土有很好的培肥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7.
论述了蓬莱市域水土流失灾害现状特征,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提出了水土流失灾害的若干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8.
采用La-Zr涂覆石墨管、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土壤中有效态锰的浸取与测定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经试验,该法对有效态锰的精密度为5.48%;回收率在93.5%-97.4%之间。测定了一组土样,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
道路建设中的耕地占用问题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我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与道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实际 ,从道路建设对耕地资源的直接占用 ,道路施工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对耕地资源的危害影响等方面分析道路建设占用耕地的特点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道路建设的设计、选线、施工等工程技术角度初步对解决该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尹变英 《南都学坛》2003,23(3):53-57
《朝花夕拾》和《从文自传》分别是鲁迅和沈从文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 ,从这两部作品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乡土对作家的影响和塑造。从文化土壤上来说 ,浙东的传统文化给了鲁迅丰厚的学养 ,同时又束缚了他的个性 ,使鲁迅的作品一方面开拓了中国文化的新视野 ,另一方面又无法与新的文化完全融合。相比之下 ,湘西的文化传统是自由而放纵人的 ,它使沈从文可以平和地对待它。从社会风俗上来说 ,鲁迅敢于对民间风俗持怀疑的态度 ,而沈从文的作品则是全身心的融入乡土和热爱民俗。从生命形态上来看 ,鲁迅的作品是珍视生命的 ,而比之鲁迅 ,沈从文可以说是崇拜生命。作家回望乡土 ,准确地抓住了自己的根 ,受地方文化影响 ,鲁迅把敏锐的目光投向了社会 ,去发现隐在世态人生中的丑恶 ,并无情地揭露它们。沈从文却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和乡民 ,由此而发现了隐含在其中的值得他珍视和赞颂的生命力。由此使乡土在两位作家笔下显示出了很不相同的底色 :社会的黑暗和自然的明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