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21篇
民族学   42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35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920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71.
青海蒙古族历史发展与文化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青海湖地区蒙古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文化变迁和标志性文化象征,分析了文化发生变异的原因,指出了当代蒙古民族认同的标准。  相似文献   
72.
鲁迅逝世后,毛泽东在延安多次公开评价鲁迅,成功地塑造了延安的鲁迅形象,并使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延安知识分子乃至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精神符号。  相似文献   
73.
提出一种基于旋转变换的多角度单人脸标准化算法.首先计算出人脸的平面旋转角度,然后利用双线性插值的思想,推导出一种便于编程、速度快的插值方法进行旋转变换,将其矫正为正面端正人脸.  相似文献   
74.
宋词与地名     
宋词中的地名有纪实与象征两种功能。其象征功能是前代文学经验的累积,也是词人个体情感的体现。不同时代,不同词人,其词作中地名的象征功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5.
语言首先是符号,无论是表音符号还是表义符号。音义本身本来也是符号,只不过在标记音义的符号诞生前没有具体的符号去标注声音和记述其意义罢了。因此,从符号表注语音和语义的角度看,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尤其是第二语言基础阶段习得过程有一定的共同规律可循。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出发,探索第二语言基础阶段习得机智,并将“语言”这一概念的内涵发展,以提高第二语言基础阶段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76.
基于主体对认同对象和认知内容效果的评价角度,利用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状况喜忧参半.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对于相关核心思想政治观念具有较高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教育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认同度不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大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不高、马克思主义信仰较为缺失.必须通过宏观、微观等多种途径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等多方共同努力,改善大学生信仰状况及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提高其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  相似文献   
77.
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中,有“比德”之传统,即将价值理念、人格理想等赋予具体的事物.松柏不畏严寒,品性贞刚,天然具备能暗示、象征主体品格内涵的特征,因此成为中国文学中常见的“比德”之象.松柏比德在长期的发展演进中,比德内涵日渐丰富,人格象征逐步完善.在人们的心目中,松柏代表着高洁的人格和坚贞的操守,成为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  相似文献   
78.
文化公民身份问题是一种试图通过建立沟通性社会而设置的论题,它通过解构文化中存在的主体与客体建构的中心—边缘结构,消解二元结构所产生的不平等文化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负面影响;通过纳入“他者”视角,从文化的主体间性形成的平等关系,寻找认同和承认的政治空间,从而重塑新型共同体。审视文化公民身份认同在社会转型时期发挥的作用,为公民身份认同问题研究呈现一种新的转机和希望,并为解决全球化背景下人类遭遇的环境生态危机、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和核危机等难题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79.
确立法律权威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素,法律只有促进国家意志与民众意愿进行良性互动才具有生命力。如果民众不认同法律权威,那么法律就只是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并不能真正定纷止争。长期以来,围绕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法律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如何将法律本土化一直是困扰民众认同法律权威的根源。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的主要任务在于公开民主地制定良法,让民众监督执法,提高司法水平,改进司法权的运行机制,提高民众运用法律维权的能力,共同构筑民众认同法律权威之路。  相似文献   
80.
The Northern Irish civil rights movement, like other minority or subaltern struggles, has been interpreted in terms of the national minority’s struggle for state recognition. Such frameworks emphasise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ty in political conflict and tend to assume the state as guarantor of the recognition of identity. The difficulty here is that political possibilities that exceed the terms of identity and the state are obscured. Moreov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orthern Irish conflict in these terms forms part of the consociational approach to conflict resolution which operates as normative underpinning to the post-conflict stat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Rather than assuming the analytical usefulness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identity, I seek to trace the tension between identity and disidentification within the movement,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 ways in which activists were aware of, and sought to respond to, the dangers of identity polit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