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2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1133篇
社会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4 毫秒
91.
"譬"一词在我国古代应用广泛,备受推崇。"譬"是比喻还是类比?中国哲学史研究者大多认为是比喻。实际上,"譬"一词含有两个意义,可指比喻,也可指类比。严格区分二者,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大方法论意义在于:如果运用"譬"的某个实例是类比,我们对古人论证的思想观点或许可以接受;如果是比喻,是修辞,我们对其论点则不必信从。通过界说比喻和类比,考察"譬"的歧义以及"类"与类比意义的"譬"的关系,明确区分二"譬"的标准。  相似文献   
92.
93.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分析了张爱玲的作品,分析了其中比喻的精彩运用、一些典型人物形象典型生活情节的异化及情节的跌宕起伏这三种陌生化的表现手法,为进一步研究张爱玲的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提供了又一方法。  相似文献   
94.
情态隐喻是政治人士配置情态意义、对情态责任进行编码的常用手段,用以体现话语中复杂的语义内涵,与听众建立人际关系并对其进行引导劝说,最终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95.
类比和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常见的两种语义建构机制,其最终目的是降低认知难度,因此经常被运用在以阐释为目的的科技英语文体中。两者常因映射机制的相似性而被混淆。然而,从结构映射及概念隐喻理论可以看出,类比侧重系统结构的映射对接,而隐喻侧重概念特征单向投射。即使显性或隐性地共同呈现出“A is B”的语言结构,在具体语境中也有类比或隐喻的侧重性,而非完全雷同,但在某些语境下又可能存在相互补充的糅合关系。  相似文献   
96.
门罗在《逃离》中赋予了山羊"弗洛拉"以隐喻功能,弗洛拉象征了婚姻中的女主人公卡拉。从卡拉的逃离到最终的回归,门罗笔下的山羊起着非常重要的暗示作用。山羊又有替罪羊一说,所以卡拉的逃离注定是失败的。本文就山羊的神话隐喻进行研究,解读女主人公卡拉的行为与情感变化,揭示出原型背后小说所传达的深层意义,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者门罗所描述的当代女性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心理及其女性观。  相似文献   
97.
本文以文化图式理论为依据,试图分析汉语文化对英语比喻的认知障碍。调查的结果显示,汉语的文化图式对三种不同类型的英语比喻,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当中英文化内涵不同、语言表达也不同时,学生对英语比喻的认知障碍最大,其次是对文化内涵相同、语言表达不同的英语比喻。当文化内涵相同、语言表达相似或相同时,学生对英语比喻的认知障碍较小。文章最后提出了两个消除认知障碍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8.
缝制百纳被虽是黑人女性日常生活中从事的一项普通的家庭手工艺活动,却是代表非裔女性文化与民族身份的一个文化隐喻,展现了其优秀的民俗文化,审美情趣和核心价值观。本文将创造性地借用Martin Gannon在2001年提出的文化隐喻理论框架,深入剖析沃克小说中“缝制百纳被”的文化内涵,并进而揭示它所隐喻的美国非裔女性无穷的创造力和深厚的姐妹情谊。  相似文献   
99.
以多模态隐喻和架构理论为依据,选取“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中同一主题6个教学视频为语料,归纳贯穿教师话语的3个多模态隐喻,对比分析隐喻背后的架构。研究发现,教师话语中的多模态隐喻和架构能反映教师的教育哲学观;对同一主题的教学,教师因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多模态隐喻和架构,这些架构决定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度的高低;即使采用相同的架构和隐喻,因选择不同的模态,突显的方面亦不同。  相似文献   
100.
孤独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个体心理层面的问题,它与人的现代性进程紧密相关。孤独意识是人的基本意识,而现代性孤独是孤独意识的现代性表达,是现代人对孤独意识把握的产物。现代性孤独问题产生于人的自我意识的构建过程,它是一种文化想象物。正确认识现代性孤独是自我意识构建的关键课题之一,对现代性的进程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